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卡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卡語是中國雲南省、緬甸撣邦、寮國北部和泰國北部地區阿卡人使用的語言。
西方學者將阿卡語、哈尼語和豪尼語歸入哈尼語群,將他們視作不能互通但關係密切的3門語言。哈尼語群屬於彝語支彝語南部方言。
按中國官方族群分類,所有哈尼語群語言使用者都是哈尼族,同理所有哈尼語都是哈尼語的方言。
阿卡語使用者生活在偏遠的山區,形成方言連續體。即使是相距10千米的村莊之間也可能有顯著的差距。連續體兩端的方言和分化嚴重的方言不能互通。[3]
音系
在泰國清萊府府治清萊西北55千米的阿盧村阿卡語如下,來自Katsura在1960年代末進行的研究。當時這裡只有400人,但隨時間流逝成了泰國北部最大的阿卡村莊之一,並因持續的來自緬甸的跨境遷徙而不斷壯大。阿盧村阿卡人不說泰語,與外人溝通時說拉祜語或撣語。
阿盧方言有23或24個輔音,具體數字取決於成音節鼻音如何分析。/m̩/可以實現為[ˀm]或[m̥],可被分析為一個單獨的輔音或如/ʔm/和/hm/的複輔音。
- 阿卡語/ʔ/常被描述為聲門「緊」音而不是真正的塞音
每種輔音都可做聲母,但本土的阿卡語非開音節的韻尾只可能是-m或-ɔŋ。少數借詞可以-aŋ或-aj結尾。若韻尾是鼻音,一些元音可變成鼻化元音。 阿盧阿卡語有10個元音,後元音區分3種高度和圓唇度,此外只有中前元音還區分圓唇度。
3種元音/u/、/ɔ/和/ɯ/在後接鼻韻尾時分別鼻化為/ũ/、/ɔ̃/和/ɯ̃/。
Remove ads
方言
下表列舉了Kingsada (1999)、新谷忠彥 (2001)和Kato (2008)中調查的阿卡語方言,附以其內名和被調查人出生地。以下所有地點都在寮國北部豐沙里省。
琅南塔省芒新縣Ban Pasang村使用的Akha Chicho被記錄於Hayashi (2018)。[4]據Hayashi (2018: 8),Akha Chicho 與Akha Buli不能互通。
在景洪市和勐海縣,兩大哈尼族群落分別是鳩為和吉坐。[5]:116-119吉坐是景洪市最大的哈尼族群落。
鳩為人認為他們來自紅河縣和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鳩為人生活在下列村:
- 景洪市勐罕寨鄉勐波寨
- 景洪市勐宋鄉類吳村阿古普(也稱曼窩科)
- 景洪市大勐籠鄉那帕寨
- 勐海縣勐混鄉拜牙村(阿克語使用者生活在勐混鄉樓固村。)
- 勐海縣西定山鄉壩丙寨
也有當地稱為愛尼的哈尼族,生活在景洪市西南南林山的7個村,分別是曼八閣、曼景龍、曼景囡、曼固獨、曼把奇、曼巴傘和曼景賣。[6]:109-119
另見
參考
更多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