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達布拉環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达布拉环礁
Remove ads

阿爾達布拉環礁(Aldabra),又稱阿爾達布拉群島,是世界第二大珊瑚環礁印度洋塞席爾群島的一部分。由於地理位置極其孤立而無人居住,阿爾達布拉環礁幾乎完全沒有受到人類的破壞。有亞達伯拉象龜等獨特生物,1982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1]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 ...

歷史

葡萄牙航海家於1511年首次發現阿爾達布拉環礁,而在此之前,阿拉伯人已經知道這一環礁,並將其命名為阿爾達布拉。18世紀中期,環礁與法國殖民統治的留尼旺存在依賴關係,這就加劇法國人對亞達伯拉象龜的捕獲。

1810年,模里西斯、留尼旺、塞席爾和等島嶼被英國殖民者占有,島上亞達伯拉象龜被大量捕殺。之後,留尼旺被法國收回,阿爾達布拉環礁和其他地區變為塞席爾占有。遠航的海員時常登陸阿爾達布拉環礁抓捕烏龜作為食物,例如在1842年,有兩艘船登島共抓捕了1200餘只烏龜。到1900年以後,島上烏龜瀕臨滅絕,常常出現全船人員三天才能捕到一隻烏龜的情況[2]

阿爾達布拉環礁與法夸爾群島德羅什島從1965年到1976年塞席爾獨立之前,為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一部分。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曾考慮允許美國將阿爾達布拉環礁作為一個空軍基地。後因生態主義者的嚴正抗議,軍事計劃取消,當地也因此得到較好的保護[2]。198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塞席爾島基金會管理[3]

Remove ads

地理

阿爾達布拉環礁比塞席爾的主島馬埃島更靠近非洲大陸,兩者距離超過1,100 km。環礁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北方、葛摩群島的東北方,距離兩地都約426 km。環礁中心坐標9°24′S 46°22′E,是塞席爾外島中亞達伯拉群島的一部分[4]

阿爾達布拉環礁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二的環礁,次於吉里巴斯聖誕島,群島長34千米,寬14.5千米,海拔高於8米。陸地面積155.4 km²,潟湖面積224 km²,其中三分之二的地方會在低潮時乾涸。阿爾達布拉環礁包括四個主要島嶼,從南開始逆時鐘方向分別為:大特雷(南島, 116.1 km²)、馬拉巴爾島(中島,26.8 km²)、Polymnie島(4.75 km²)、皮卡德島(西島,9.4 km²)。此外,還有40多個更小的島嶼和礁石,均在潟湖內部。潟湖內部中的主要小島有東部的米歇爾島(0.34 km²)和西部的艾斯普利特島(0.41 km²)。

島上主要由石灰岩高地、沙丘和有珊瑚礁痕跡的海灘構成。

Remove ads

生物

Thumb
亞達伯拉象龜

阿爾達布拉環礁上生長19種特有植物,植物種群豐富。島上最多的是水芫花屬植物,沿海被厚厚的灌木覆蓋。灌木群低處為亞達伯拉象龜的主要棲息地。阿爾達布拉環礁是世界上亞達伯拉象龜數量最多的地方,現存大約100,000隻[5]。此外,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椰子蟹以及雙髻鯊鬼蝠魟綠蠵龜梭子魚玳瑁[6]。昆蟲群種超過1000種,其中有36種是地方種。由於環礁地理位置偏僻,海鳥多在此繁殖,主要有大軍艦鳥小軍艦鳥紅腳鰹鳥燕鷗、偽裝鰹鳥等。

世界遺產

阿爾達布拉環礁於11月19日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登錄面積35,000 ha[1]。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vii)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與美學重要性的自然現象或地區。
  • (ix)在陸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態系統及動植物群的演化與發展上,代表持續進行中的生態學及生物學過程的顯著例子。
  • (x)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態棲息地,包含從保育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符合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動物種。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