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
阿拉伯地区国际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英語:Arab Maghreb Union,縮寫:AMU)是一個馬格里布阿拉伯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2月16日) |
馬格里布是北非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的代稱。1989年,在卡扎菲的發起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利比亞四國聯合成立了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其後茅利塔尼亞也加入該聯盟,總部在摩洛哥拉巴特。由於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之間在西撒哈拉問題上存在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分歧,因此聯盟未能在其目標上取得切實的進展。自2008年7月3日以來,沒有舉行過任何高級別會議,[2] 部分政治評論員認為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在很大程度上是處於休停狀態。[3][4][5]
Remove ads
創建
在馬格里布地區建立經濟聯盟的想法始於1956年突尼斯和摩洛哥的獨立。不過,直到三十年後,五個主權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和突尼斯才於1988年舉行了第一次馬格里布峰會。[6]聯盟於1989年2月17日由成員國在馬拉喀什簽署條約時成立。[6][7]根據《憲章》,其目的是保證「與類似的地區機構合作……參加豐富的國際對話……加強成員國的獨立性並維護……他們的權益。」該地區的戰略意義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該地區擁有大量的磷酸鹽,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並且是通往南歐的過境中心。因此在經濟上很重要。[8]
組織結構
成員國
1994年11月12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的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外交部長第16屆會議期間,埃及申請加入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成為成員國。 目前有5個成員國,分別是:
此外, 埃及也正在申請加入。
經濟
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的經濟結合了5個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所有國家主要是穆斯林國家。 這五個國家的GDP(按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合計為1.276萬億美元。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富有的國家是阿爾及利亞。 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計算,利比亞是最富有的國家,人均收入超過7.803美元。
Remove ads
運作方式
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內部存在傳統競爭的問題。例如,在1994年,阿爾及利亞決定將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的主席職位移交給利比亞。在此之前,阿爾及利亞與其他成員,特別是摩洛哥和利比亞之間的外交緊張關係,其領導人一直拒絕參加在阿爾及爾舉行的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會議。阿爾及利亞官員為該決定辯護,認為他們只是遵守《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憲章》,該法律規定領導人實際上應每年輪換。阿爾及利亞於1994年同意從突尼斯接任總統,但由於缺乏《憲章》規定的放棄領會的所有必要條件,因此無法將其移交給突尼斯。
在宣布移交國際電聯輪值主席國的決定後,利比亞革命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表示,現在是時候將國際聯盟「放入冷庫」了。[11] 這引起了人們對利比亞對聯盟立場的質疑。 令人擔憂的是,利比亞將對其主持該組織的方式產生負面影響。[8]
此外,自1990年代初以來,儘管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的外交關係和西撒哈拉主權未解決的問題儘管召開了幾次會議,但仍阻止了工會會議進行處理。西撒哈拉是摩洛哥南部的一個前西班牙殖民地,被摩洛哥王國下令通過綠色進軍「重新合併到摩洛哥境內」,摩洛哥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區被劃分為蓋勒敏-塞馬拉大區、阿尤恩-布支杜爾-薩基亞-阿姆拉大區、達赫拉-黃金谷地大區。1976年該地區宣布獨立為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由於阿爾及利亞對撒哈拉獨立的堅決支持,摩洛哥拒絕舉行會議使2005年中的最新一次高層會議脫軌。阿爾及利亞一直支持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武裝進行解放運動。[8]
為解決西撒哈拉問題,特別是聯合國進行了幾次嘗試。 2003年中,聯合國秘書長的個人特使詹姆斯·貝克提出了一項解決計劃,也被稱為貝克計劃II。 聯合國的提案遭到摩洛哥的拒絕,並被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接受。 就雙邊嘗試而言,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因為摩洛哥繼續拒絕任何允許西撒哈拉獨立的讓步,而阿爾及利亞繼續支持撒哈拉人的自決。[8]
此外,卡扎菲的利比亞和茅利塔尼亞之間的爭吵並未使振興該組織的任務更加容易。茅利塔尼亞指責利比亞特勤局參與了2003年針對總統馬維亞·烏爾德·西德·艾哈邁德·塔亞的未遂政變。利比亞否認了這一指控。[12]
到2023年,該地區的單一貨幣項目在技術上仍然可行,但在政治上仍然存在問題。[1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