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根廷共產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根廷共產黨(西班牙語:Partido Comunista de la Argentina,縮寫為PCA)是阿根廷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該黨成立於1918年1月6日,分裂自社會黨,當時取名為國際社會黨。1920年,改用現名,並加入共產國際。該黨成立後,致力於開展工人運動,進行反帝鬥爭,為社會生活的公正和民主化而奮鬥。該黨在1920年代發生了三次分裂:1922年同主張與社會黨結成陣線的一派分裂;1925年追隨托洛茨基主義的火花派另組工人共產黨;1927年佩內隆等另組阿根廷共和國共產黨。1930年軍人政變後,該黨轉入地下,繼續堅持鬥爭,力量有所擴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黨促成全國反法西斯民族陣線的建立。戰後,同庇隆主義進行了激烈鬥爭。1955年胡安·庇隆政府倒台後,該黨一度控制了19個工會組織。1960年代,該黨又發生分裂,主張武裝鬥爭的兩派另組了革命共產黨和阿根廷共產黨(馬列)。此後,該黨主張合法鬥爭,與其他左翼黨派結盟參加大選。1976年軍人政變後,該黨採取談判立場,主張軍、文人匯合,認為現階段主要是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把黨從幹部黨變為群眾黨,以工會工作為重點,推動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民族與社會解放陣線。之後,該黨在工會和群眾運動中影響日益擴大。1989年後,該黨內部出現了一個社會民主主義傾向派,主張取消阿共,建立左翼陣線。1990年12月,該黨召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挫敗了「傾向派」的圖謀,重申堅持馬列主義原則和社會主義方向。該黨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書記處和政治局負責日常工作[3]。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