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根廷科技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根廷科技龍屬(學名:Cienciargentina)是雷巴齊斯龍科的一個屬,化石在晚白堊世(森諾曼期至土侖期)的阿根廷烏因庫爾組發現。屬下包括單一物種桑氏阿根廷科技龍(Cienciargentina sanchezi),是從三具尺寸各異的不完整骨骼獲知。阿根廷科技龍是烏因庫爾組發現的第四種雷巴齊斯龍科。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該屬迄今已發現三件尺寸各異的標本。正模標本MMCH-Pv 45包括三節頸椎、四節背椎、兩根肋骨、十七節尾椎、四個脈弓、一個肩胛骨、一個胸骨、一個坐骨、一對股骨、一對脛骨及一對腓骨。還有兩件副模標本,其中較小的MMCH-PV 54由一個右坐骨和一個右脛骨組成,較大的MMCH-PV 55則由兩根肋骨和一個腓骨組成。三者皆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埃爾喬肯村烏因庫爾組的拉安特納(La Antena)地[1][2]。
2025年,西蒙與薩爾加多將上述遺骸描述為雷巴齊斯龍科新屬新種桑氏阿根廷科技龍(Cienciargentina sanchezi)。屬名致敬為該國發展作出貢獻的阿根廷科技體系,種名則表彰特蕾莎·桑切斯(Teresa Sánchez)在阿根廷古生物學研究上所做的工作[1]。
分類

2025年的描述中,西蒙與薩爾加多將本屬恢復為雷巴齊斯龍科的基幹成員,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梁龍超科 |
| |||||||||||||||||||||||||||||||||||||||||||||||||||||||||||||||||||||||||||||||||||||||||||||
Diplodocoidea |
Remove ads
古環境

三具阿根廷科技龍標本均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晚白堊世的烏因庫爾組,旁邊還發現了泰坦巨龍類喬岡龍的遺骸[1]。該地層亦出土過多種其它雷巴齊斯龍科(鷲龍、利邁河龍與星脈龍)的遺骸,說明該類群的動物相更替較為頻繁[3][4]。
該地層還有眾多其它恐龍被命名,包括泰坦巨龍類(阿根廷龍、巴斯汀格里巨龍和堅毅龍[5])、鯊齒龍科(馬普龍、米拉西斯龍和牛獵龍[6])、一種大盜龍類(南盜龍)、阿貝力龍科(蠍獵龍、雷霆龍和肌肉龍)、一種輕龍亞科(烏因庫爾龍[7])、一種近鳥類(斑盜龍)及奇特的鳥獸腳類恐龍瓜利喬龍[8][9]。此外還發現過半鳥科、禽龍類和薄板類的遺骸[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