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根廷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根廷是一個高所得國家[29],也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30]和南美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經濟體[31]。阿根廷自然資源豐富,人民受教育水準高,並且是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工業體系也很多樣。但阿根廷在歷史上經濟表現起伏很大,常常是高速增長之後出現嚴重下滑的情況。特別是在20世紀後期,貧富分化的問題日益嚴重。在二十世紀初期,阿根廷人的所得水準曾是世界頂尖,並且是開發中國家中第三大經濟體[32] 阿根廷現在擁有較高的生活水準和人均GDP[33]。阿根廷是G20成員國。
![]() |
Remove ads

2018年起,阿根廷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膨率居高不下且匯率嚴重貶值。2022年8月,通膨率達至60%。[34]為了應付經濟危機,阿根廷多次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貸款。2018年阿根廷曾獲得450億美元的貸款。然而,阿根廷一直無力償還債務,2022年3月眾議院通過債務協議延後4年償還債務,條件是阿根廷需要削減政府開支以減少財政赤字,協議遭到國內民眾反對並爆發了多場示威活動。[35]
Remove ads
歷史
歸功於「阿根廷悖論」,阿根廷經濟史是在世界上最受研究的經濟史之一。阿根廷這一國家在20世紀初取得了巨大發展,但經歷了一次逆轉,這激發了大量關於其衰退原因的文獻和多樣化的分析。 [36]自1816年脫離西班牙獨立,阿根廷已九次違約債務;其通貨膨脹常常升至兩位數,甚至高達5000%,導致多次大規模貨幣貶值。
由於擁有大量沃土,阿根廷在農業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37]1860年至1930年期間,阿根廷對彭巴草原沃土的開發有力地推動了其經濟成長。[38]在20世紀的前三十年,阿根廷的人口、總所得和人均所得都超過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38]到1913年,阿根廷位列世界上人均所得前十位的最富裕國家之一。[39]
從1930年代開始,阿根廷經濟明顯惡化。[38]導致這一衰退最重要的因素是1930年以來的政治動盪,當時阿根廷軍政府掌權,結束了長達70年的文官憲政。[40]從總體經濟角度來看,阿根廷在經濟大蕭條之前是最穩定和保守的國家之一,經濟大蕭條之後它變成了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 [41]儘管如此,直到1962年,阿根廷的人均GDP仍高於奧地利、義大利、日本及其前殖民宗主國西班牙。 [42][需要較佳來源]從1930年代到1970年代,歷屆政府都奉行進口替代政策以實現工業自給自足,但政府對工業增長的鼓勵轉移了農業生產的投資,導致農業生產急劇下降。 [43]
阿根廷的進口替代時代於1976年結束,但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政府開支、大幅增加的工資和低效率的生產導致了1980年代的慢性通貨膨脹。[43]1980年代末,阿根廷最後一屆軍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也導致了巨額外債,相當於國民所得的四分之三。[43]
1990年代初,阿根廷政府藉由平價披索與美元來控制通貨膨脹,並將眾多國有企業私有化,同時用部分收益減少國家債務。[43]然而,21世紀初的持續衰退最終導致違約,政府再次貶值了披索。[43]到2005年,阿根廷的經濟已經復甦, [43]但該國在2014年和2020年再次違約。[44][45]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