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甲 (戲曲理論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甲(1907年—1994年12月24日),原名符律衡,又名符正,男,江蘇武進人,中國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導演,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2][3]

生平

1938年從家鄉抵達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就讀於魯迅藝術學院,曾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畢業後,開始從事京劇改革和創作工作,任魯藝平劇研究團團長。1942年,成立延安平劇研究院,任院務委員、研究室主任、副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但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副處長、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副院長兼藝術室主任。「文化大革命」時期受迫害,文革後恢復名譽,任中國京劇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戲曲理論博士生導師等職。晚年定居江蘇無錫,1994年去世。

代表作品

京劇
崑曲
  • 《晴雯》
粵劇
  • 《李香君》
桂劇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