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詩瑪 (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詩瑪》是一部根據彝族撒尼人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改編的電影,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1]。
1962年由李廣田任文學顧問,葛炎、劉瓊改編,劉瓊導演,楊麗坤、包斯爾主演,1964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2]:82。攝製完成後並未直接上映,在送審過程中被四人幫定為「宣揚愛情至上」、「階級調動」的「大毒草」、「反動影片」,成為全國重點批判的影片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主要創作人員遭到迫害,影片被封殺。粉碎四人幫後,影片直到1979年才得以對外上映[2]:83。影片取景地有路南石林、長湖、圭山等自然景色,不僅擴大了《阿詩瑪》的聲譽和知名度,對於宣傳雲南,提高雲南在世界的知名度也起到了積極作用[2]:86。
Remove ads
劇情

電影開始為阿黑在石林中呼喚,而後阿黑與阿詩瑪在火把節中相識相戀。海熱上門說媒被拒絕,熱布巴拉家前往強行搶親。阿詩瑪思念阿黑,摘了一朵山茶花扔進小溪里,於是溪水倒流,將山茶花帶到阿黑放羊的河邊。阿黑看到山茶花後預感家中會出事,遂騎馬趕回,聞訊阿詩瑪被熱布巴拉家搶走,於是追到熱布巴拉家並與阿支展開較量(賽歌和射箭),是為電影的高潮部分。而後熱布巴拉家認輸,阿黑與阿詩瑪從巴拉家離開,熱布巴拉放水沖走了阿黑與阿詩瑪,阿詩瑪變成了石林中的石峰。影片結尾阿黑與眾鄉親在「回聲」中呼喚阿詩瑪,合唱「阿詩瑪,你在哪裡」[3]:129-130。
與原作的比較
電影《阿詩瑪》與《阿詩瑪》原長詩相比較,在故事梗概上基本相似,部分內容和人物處理上按照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做出了比較大的增刪。原詩中複雜的故事主題與人物關係被摒棄[3]:128,卻加入許多長詩中沒有的情節,如「火把節」、「放水」等[3]:130。阿黑和阿詩瑪本為兄妹,電影將其改為情人關係[2]:84,並且賦予了一定程度的「人民性」[3]:128。電影也省略了原詩阿黑救出阿詩瑪過程中與熱布巴拉父子「難題考驗」中的農活比賽等內容[2]:84。《阿詩瑪》長詩作為民間文學作品,有著複雜性和多義性的特點,電影則將長詩改編為了符合時代特徵的「階級鬥爭」故事[3]:128。電影《阿詩瑪》中也糅合了彝族其他神話傳說的內容,比如電影開頭「雲彩有兩層,雲彩有兩張,輕雲飛上去,就變成了天……雲彩有兩層,雲彩有兩張,重雲落下來,就變成了地」來自彝族阿細人的創世史詩《阿細的先基》[4]:42。
榮譽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