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陸軍軍團後方區域指揮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陸軍集團後方指揮部(德語:Befehlshaber des rückwärtigen Heeresgebietes)是1941年德國對蘇聯發動巴巴羅薩行動時設立的三個德國國防軍集團後方的軍事管轄區域,一直持續到1944年蘇聯收復失地。這些區域成為了大屠殺和其他針對平民的反人類罪行的地點。
背景
在計劃入侵巴巴羅薩行動的早期階段,後方區域原本計劃要受到各個軍隊的統轄,就像在入侵波蘭時一樣。然而,在1941年4月初,軍事規劃者決定限制軍隊管轄區域(後方軍區),大部分領土將由陸軍集團後方區域控制。
規劃者預想佔領領土將很快移交給文職管理;因此,指令要求陸軍集團後方區域指揮官集中精力維護通信線路和重要的軍事設施,如儲存倉庫和機場。陸軍集團後方區域也負責將戰俘轉移到後方。
組建
北方軍團、中央軍團和南方軍團後方指揮部負責各自作戰區後方的安全。每個後方指揮部隸屬於相應的軍團,並向負責後方安全的韋爾馬師托總監愛德華·瓦格納報告。每個軍團後方還設有一個針對民間人口的宣傳連。
軍團後方指揮官控制著九個安全師,負責保護通訊和供應線、經濟利用以及打擊前線後方的非正規戰鬥人員(游擊隊)。安全師還監督著韋爾馬師托的秘密野戰警察單位。軍團後方指揮官與由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勞工黨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任命的高級警察領袖並行作戰。歷史學家麥可·帕里什的話形容,這些軍隊指揮官「統治著一個恐怖和殘忍的帝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