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陸希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陸希聲(9世紀—895年),字鴻磬,自號君陽遁叟(一稱君陽道人)。中國唐朝官員,唐昭宗年間短暫拜為宰相。
家世
陸希聲生年不詳,為吳郡陸氏太尉枝,祖上多代為官。五世祖陸元方為武周宰相,高伯祖陸象先為唐睿宗和唐玄宗宰相。陸希聲的高祖父為工部尚書陸景融。祖父陸孟儒,官至蘇州司士參軍。父陸翱,沒有仕官記載。[1]
早期仕途
陸希聲博學,善作文,精通《易經》、《春秋》、《老子》,論著甚多,主張儒道合一。[2]曾評價已故太子校書郎李觀和被認為與李觀不相上下的韓愈:「李觀尚文辭,所以文辭勝於說理;韓愈尚思辨,所以說理勝於文辭。即使韓愈老了,也終究不能勝過李觀的文辭;即使李觀比韓愈後死,也不能達到韓愈的思辨。」[3]曾為嶺南從事,在洪州石亭觀音院遇到仰山大師(法名慧寂,號仰山),成為其門人,並被其稱讚為門人之首。大約大中七年(853年),陸希聲辭別大師。咸通初年,商州刺史鄭愚表他為屬僚。[4]離職後去東平辭別仰山大師,隱居於義興。久後,於乾符初年被召為右拾遺。[5]當時貪腐官員掌權,連年歉收,以汴州、宋州最為嚴重。陸希聲見州縣凋敝,上言謹防盜賊。次年,如其所警,農民變軍王仙芝發起大規模民變。[6]陸希聲曾在襄州,應香嚴大師門人所請為香嚴大師作碑文,有「仰山龍從於江西,大安(大師)雨聚於閩越,香嚴霰於南陽」語。[7]累次升官至歙州刺史。陸希聲曾教僧人蛩光雙鉤寫字法,後來蛩光進入長安為翰林供奉,而陸希聲尚未顯達,就寫詩給蛩光,即《寄蛩光上人》:「筆下龍蛇似有神,天池雷雨變逡巡。寄言昔日不龜手,應念江湖洴澼人。」蛩光為其所感,推薦陸希聲。[8]昭宗聞其名,召為給事中。[9]景福年間,曾對尚書郎顏蕘說:「顏公(顏上人,名薛茂聖)從荊門來拜訪我,興盡而去。無以贈其行,請用知交賦送別。」顏蕘應其命,並另寫一卷送別,陸希聲為其作序。[10]
Remove ads
拜相前後
乾寧二年(895年)正月,昭宗任陸希聲為戶部侍郎、同平章事。但陸希聲在相位無所作為。三月,應仰山大師門人光昧所請,抱病為仰山大師撰塔銘。[7]四月,罷為太子少師。[11]七月,昭宗因為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靜難節度使王行瑜所攻,從長安出逃到秦嶺,[12]陸希聲帶病隨駕,出奔期間去世,贈尚書左僕射,諡文。[9]
著作
- 《周易傳》二卷,《全唐文》收錄有《周易傳序》,作於右拾遺任上,共十篇。另作易圖、指說、釋變、微旨、易經文字古今謬誤撰證各一卷
- 《春秋通例》三卷[13],傳至清朝只餘一卷[14]
- 《道德經傳》四卷[15],《全唐文》收錄有《道德真經傳序》
- 《李觀集》三卷,《全唐文》收錄有《唐太子校書李觀文集序》,作於大順元年(890年)十月,時陸希聲已為給事中
- 《頤山詩》(或名《頤山錄》《頤山錄詩》)一卷[16][17]
- 《傳》十三卷[18]
- 《北戶雜錄》三卷[19],《全唐文》收錄有《北戶錄序》,時陸希聲為右拾遺、內供奉
- 《君陽遁叟山集記》一卷[20]
- 《仰山通智大師塔銘》
- 陸龜蒙碑文[21]
- 《山居(一作房)即事二首》
- 《陽羨雜詠十九首》
- 《寄蛩光上人》
- 《梅花塢》詩,見於明朝楊慎《樂府詩話》卷09
子孫
有一孫陸德遷,五代末年避亂居住於撫州金溪。陸德遷五世孫陸賀。陸賀有六子,長子陸九思、次子陸九敘、第三子陸九皋,第四子陸九韶,第五子陸九齡,第六子陸九淵。[22]
注釋及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