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
生平事跡
陳參為溫州府樂清縣玉環鄉竹岡(今玉環市楚門鎮東西村)人,有四子,為陳鈍、陳恪、陳適、陳晉,其中陳鈍為明正統元年(1436)丙辰科進士,官至吏部文選司郎中。[1]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因陳鈍任行人司右司副,贈陳參為征仕郎、行人司右司副。景泰五年(1454年)又受贈為奉政大夫、吏部稽勛清吏司郎中。[2]
墓葬
陳參的墓葬位於玉環市楚門鎮東西村金字山麓,從山上的靈山寺下來後,半途向右側山道拐即可到達[3]。陳參墓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建立,坐北朝南,呈扇形[3],建築面積238平方米,上下共5層。[2]
最底層之空地上有石馬、石羊各一對、共四隻,雕刻於明萬曆辛卯年,由整石雕刻而成,立於中間的走道兩側,造型古樸而又生動[2]。其中,石羊高75厘米、身長90厘米,每尊重達400多斤[4],為一對綿羊,前跪後伏;石馬高1.3米、身長1.6米,下有長方形底座,尾長面粗。[3]
最高層的墓前立墓碑一塊,高1.5米,寬65厘米[3]。墓碑正面中央鐫有「皇明贈奉政大夫吏部郎中竹軒陳公之墓」字樣,右側則刻有「萬曆辛卯孫贈刑部侍郎穆穎州司訓秉同建」字樣[2][5]。
該墓是玉環全境的古墓葬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5]。金字山中還曾有戴明、陳璋、戴銓等玉環古代名人的墓葬,但由於損毀,現僅留存陳參之墓[3]。陳參墓前的石羊、石馬在歷史、藝術、科考等方面均有價值,是研究明代石雕重要的實物資料[3]。
陳參墓於1981年7月8日被玉環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玉環縣文物保護單位,並被確定為古墓葬[6]。2005年4月24日,陳參墓修繕完工,維修後基本保持了原貌[2]。該日,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陳參後裔共四百餘人來到玉環進行祭祖活動[7]。
2013年12月23日,陳參墓前的石羊意外消失,經當地警方調查,石羊被一個文物盜竊團伙於前一日深夜盜竊,並以4.5萬的價格被賣給浙江溫州一古玩店。目前,石羊已被追回,並重新安放在墓前。[4]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