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埭鎮政府駐四境社區。陳埭鎮共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分別是:[1]
更多資訊 行政村, 自然村 ...
| 行政村 |
自然村 |
姓氏[2][3] |
備註
|
| 四境居委會
|
下溝 |
丁、林、陳、李、曾 |
|
| 後坂 |
丁、劉、吳、蔡、莊、杜、張 |
|
| 前社 |
丁、吳、陳、倪、謝、李、鄭 |
|
| 後社 |
丁、吳、陳、倪、林、郭 |
|
| 倉下頭 |
|
|
| 南霞美村 |
南霞美 |
楊、倪 |
或稱「南霞尾」,閩南話「尾」和「美」同音。
|
| 梧埭村
|
金溝 |
林、江、曾、王 |
|
| 曾厝 |
林、江、曾、王 |
|
| 南店 |
翁、陳、沈丁 |
|
| 梧埭 |
蔡、林、陳 |
|
| 南湖 |
楊 |
|
| 宮口村
|
宮口 |
林、陳、雷 |
|
| 潭頭 |
林 |
|
| 溜尾 |
林 |
|
| 桂林村
|
後祠 |
林、鄭 |
|
| 後田前 |
林 |
|
| 對叄 |
林 |
|
| 坊腳村
|
坊腳 |
林、尤、王、倪、莊、吳、陳、郭、蘇 |
|
| 溝西 |
林 |
|
| 江頭村
|
江頭 |
丁、陳 |
|
| 土頭 |
丁 |
|
| 溪邊村 |
溪邊 |
丁、曾、吳、王、倪、李、韓、陳 |
|
| 岸兜村 |
岸兜 |
丁、陳、蘇、吳、張、林、宋、李、湯 |
|
| 鵬頭村 |
鵬頭 |
丁 |
|
| 西坂村 |
西坂 |
丁、曾、陳、李、黃、魏 |
|
| 花廳口村 |
花廳口 |
丁、林、吳、許 |
|
| 湖中村
|
湖中 |
張、莊 |
|
| 地頂 |
張、莊 |
|
| 蘇埭 |
張 |
|
| 蘇厝村
|
蘇厝 |
蘇 |
|
| 前溝 |
張 |
|
| 黃厝 |
陳、黃、李 |
|
| 橫坂頭 |
蘇 |
|
| 前鄉 |
蘇 |
|
| 普益 |
蘇、陳 |
|
| 普頭 |
蘇 |
|
| 高厝 |
蘇 |
|
| 港墘 |
蘇 |
|
| 湖厝 |
蘇、胡 |
|
| 埕尾 |
蘇 |
|
| 大鄉村 |
大鄉 |
陳、張、丁、楊 |
|
| 涵口村
|
橋北 |
陳 |
|
| 涵透 |
陳 |
|
| 橋南 |
陳 |
|
| 下埭 |
陳、王、蘇 |
|
| 後林 |
陳、王 |
|
| 橫坂村
|
橫坂許 |
許、陳 |
|
| 橫坂林 |
林、吳 |
|
| 涵埭村
|
洋埭李 |
李、莊 |
|
| 下村 |
謝、陳、黃、紀 |
|
| 土圍 |
李 |
|
| 洋埭村
|
洋埭林 |
林、李 |
|
| 大東 |
林、魏 |
|
| 下海 |
林 |
|
| 庵上村
|
庵上 |
黃、陳、張、薛、李、吳、楊、杜、曾、丁 |
|
| 庵兜 |
林 |
|
| 海尾村
|
海尾 |
謝、吳、林、許、李、紀、陳、留、鄭 |
|
| 大洲 |
林、吳、施 |
|
| 仙石村 |
仙石 |
李、許、謝、陳、劉、蔡、王、施、吳 |
|
| 高坑村
|
高坑 |
柳、高、陳、黃、王、吳、張、許、朱 |
|
| 柯嶺 |
陳、張、李、劉 |
|
| 西霞美村 |
西霞美 |
林、鄭、倪、蔡 |
|
| 霞村村 |
|
|
|
關閉
註:西濱(片村)包括桂林、宮口、坊腳三個行政村。
更多資訊 名稱, 編號 ...
| 名稱
|
編號
|
類型
|
地點
|
時代
|
登錄
|
圖片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陳埭丁氏宗祠
|
6-591
|
古建築
|
晉江市陳埭鎮岸兜村
|
明
|
2006年5月25日
|
|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
適南亭 |
宋 |
陳埭鎮蘇厝村 |
1991年4月9日 |
古建築 |
|
|
|
涵口古建築群 |
明—民國 |
陳埭鎮涵口村 |
1991年4月9日 |
古建築 |
|
|
|
丁拱辰故居 |
清 |
陳埭鎮岸兜村 |
1991年4月9日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
|
|
陳埭石經幢 |
宋 |
陳埭鎮四境社區 |
1991年4月9日 |
古建築 |
|
|
|
結磚福利橋 |
元、清 |
陳埭鎮蘇厝村 |
1991年4月9日 |
古建築 |
|
|
|
洋埭林氏宗祠 |
明—現代 |
陳埭鎮 洋埭村 |
2007年6月7日 |
古建築 |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