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寶珠

香港女歌手及演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寶珠(英語:Connie Chan Po-chu,1946年12月10日),籍貫廣東新會外海,香港粵劇和電影女演員、歌手,有「影迷公主」美譽。在60年代中期,她與馮素波沈芝華蕭芳芳薛家燕王愛明馮寶寶六位同樣自粵語片童星出身的女影星結義金蘭,而組成粵語影壇著名的 「七公主」,其中陳寶珠按年齡長幼順序排行第三。陳寶珠出身自粵劇世家,為粵劇名伶陳非儂宮粉紅夫婦的養女[2],年幼時跟隨其養父母學習粵劇,5歲時首次登台,7歲時拜粉菊花為師學習北派武功,並多次在台上演出京劇。10歲時與梁寶珠梁醒波和養父陳非儂組成「孖寶劇團」演出文武生行當。1960年1月31日,獲紅伶任劍輝收為入室弟子。她亦是演員曹達華乾女兒,現與家人居於香港島大坑

快速預覽 陳寶珠, 女演員 ...
Remove ads

簡歷

陳寶珠原名何佩勤,家中有16個兄弟姊妹,排行第8,她4歲時因家境貧困,被雙親送給有粵劇男花旦王之稱的陳非儂宮粉紅夫婦收養,改名陳寶珠。她自幼耳濡目染,年方五歲,便隨養父母登台露面。年約七歲,她便拜名伶粉菊花為師傅,學習北派武功,不足一年已經多次參演京劇大會串,不久,她便正式上台表演京劇,第一部演出便是和師姐沈芝華一起合演的《三岔口》,之後她經常與粉師傅登台表演。到了十歲便與梁醒波的女兒梁寶珠在「孖寶劇團」合演粵劇演出,然後轉上大銀幕拍電影。

陳寶珠曾就讀位於灣仔道莊士敦道交界的救世軍學校,後就讀嶺英中學。但因忙於拍攝電影而被迫在嶺英中學完成中一課程後輟學[3]。1958年,十一歲的陳寶珠加入電懋電影公司,開始電影事業,首次參演粵劇《秦香蓮》電影,第二部是與梁醒波合作的國語片《童軍教練》。在演出初期主要是反串男角演出戱曲電影和古裝武俠片。

1957-59年,當時十歲的她被有丑生王之稱的梁醒波垂青,與其女兒梁寶珠組成「孖寶劇團」,她在劇團中當文武生行當。合演者還有梁醒波陳非儂陳好逑。而在一次演出後,她得到當時前來觀看的紅伶任劍輝賞識和鼓勵,因此二人結下日後的師徒緣份。

1960年1月31日(農曆年初四),在任劍輝義妹白雪仙的開平道私邸,她由養父陳非儂陪同在各大傳媒見証下,向紅伶任劍輝舉行拜師儀式,二人正式成為師徒關係,她是任劍輝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依據梨園傳統儀式所收的「入室弟子」[4][5][6]

1961年,參加「仙鳳鳴劇團」演出《白蛇新傳》,她分飾哪吒與鹿童二角。

1962年至1965年,除了演岀電影外,她也參加「慶紅佳劇團」演出,與羽佳、南紅結台緣。

1964年至1965年間,加入「雛鳳鳴劇團」擔任正印文武生演出。

1966年,她回復女兒身份拍攝多部受歡迎的時裝歌舞片,電影《彩色青春》更將她的青春玉女形象推上高峰,擁有數十個影友團及影迷會。

1967年,在《長髮姑娘》電影內,戱中她的烏黑及腰長髮形象大受歡迎,所以她亦有 「長髮姑娘」的外號,那時更成為潮流指標,少女們大多留長頭髮去模仿她。祇是1967年,陳寶珠共演出多達32部電影,片酬每部更高達2萬港元。

於同年(1967年4月),為答謝梁醒波提擕之恩,她與梁醒波的女兒梁寶珠重組「孖寶劇團」,再踏舞台演出 「江山錦繡月團圓」 粵劇。合演者除了梁醒波,還有花旦羅艷卿陳錦棠

1968年,她的電影在香港、星馬等地區都大受歡迎,而且當年流行隨片登台,她與尹飛燕、音樂領班朱慶祥等,多次到星馬地區登台,表演粵劇和時裝歌舞。

1960年代,陳寶珠常與粵語片小生兼編劇及導演呂奇一同主演多部青春文藝片,遂造就二人經典熒幕情侶形象,亦為二人事業高峰。二人亦因多次合作而曾一度交往。[7]

1970年,她赴美國登台演出粵劇,其後,她便留在美國繼續學業。在友人介紹下邂逅在美國讀商科的楊占美,楊是香港百貨業鉅子楊撫生的兒子。

1972年,暑假回港期間,與李寶瑩組「寶寶劇團」演出12場粵劇。及接拍由楚原執導的國語民初動作片《壁虎》,成為最後一部演出的電影。她亦曾在無線電視的《六一八慈善賑災之夜》亮相炒飯籌款[8],之後便退出娛樂圈。

1974年,她與拍拖4年的楊占美結婚,婚後誕下兒子楊天經。可是這段婚姻只維持到1982年便告終。楊占美於1987年因心臟病逝世。

1999年,她正式復出娛樂圈,演出多部舞台劇,舉辦個人演唱會和粵劇演出。

Remove ads

近況

  • 1997年,參加由沈殿霞主持的無線電視遊戲節目《公益開心果》,為息影多年後首次亮相。
  • 1999年,正式復出舞台,擔綱演出舞台劇《劍雪浮生》飾演師傅任劍輝角色,演出非常成功,2005年再重演該劇。二次共演出140多場,創下至今未破的舞台劇場數演出最多紀錄。
  • 2001年,於演藝學院演出64場舞台劇《煙雨紅船》再創口碑賣座佳績,合演者有 梁家輝廖啓智劉嘉玲等。
  • 2003年,於紅磡體育館開5場個人演唱會。
  • 2003年10月2日,出席香港星光大道打手印儀式 [9]
  • 2006年2月4日(農曆年初七),陳寶珠被邀在新落成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首場演唱會,為該館打響頭炮。她與香港中樂團85人合作,舉行「陳寶珠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獻唱粵劇名曲及經典流行金曲,成為首位在博覽館舉行演唱會的亞洲藝人。
  • 2006年7月,參與《天之驕子》舞台劇,與著名演員鄭少秋拍擋演出[10]
  • 2006年8月30日,親為香港杜莎夫人蠟像舘中自己的蠟像揭幕,她是首位藝人以古裝造型(元朝狀元)展出。
  • 2007年,獲第十六屆香港舞台劇華文戱劇百周年榮譽獎。
  • 2009年,演出由英皇娛樂集團製作,甘國亮編導的大型時裝舞台劇《我愛萬人迷》。
  • 2010年,於紅磡體育館演出大型粵劇《俏柳紅梅》,成為首位在紅館演粵劇而能開三面台共八千多座位俱爆滿的紅伶。
  • 2012年4月,首次與內地一級演員蔣文端演出《紅樓夢》,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隆重公演12場。同年,為第二十三屆澳門藝術節演出三場《紅樓夢》
  • 2014年,參與任白慈善基金製作,在文化中心及演藝學院演出的大型粵劇《再世紅梅記》,場場爆滿,好評如潮,更被邀參與澳門藝術節的多場演出。此劇發行dvd及藍光影碟。
  • 2016年,參與林建岳製作的大型粵劇《牡丹亭驚夢》,合演名伶有梅雪詩任冰兒尤聲普廖國森譚穎倫
  • 2016年,三聯書店(香港)一套三冊青春的一抹彩色——影迷公主陳寶珠 傳記出版(陳將所有版權收益全捐 香港血癌基金)。
  • 2018年,再為師傅白雪仙監制的大型粵劇《蝶影紅梨記》演出,陳寶珠的粵劇造詣和唱腔更上一層樓,演活師傅任劍輝的戲寶,場場爆滿,熱爆全城,又再獲邀往澳門演出多場。而發行的dvd藍光影碟,至今仍是最賣座的粵劇碟之一。
  • 2019年,應新落成的戲曲中心邀請,為該館作開幕表演,演出《再世紅梅記》。因熱爆全城,為免戲迷爭相購票,戲曲中心推出以先登記再抽籤方式,被抽中的可以每人限買4張票,結果公開發售的5000門票共有28,000人登記,創下香港梨園界百年從未有過的驕人紀錄。
Remove ads

榮譽

  • 1999年,重踏臺板演出100場舞台劇《劍雪浮生》及
  • 2000年,演出64場舞台劇《煙雨紅船》。

以上兩劇均成為香港旅遊協會重點宣傳推廣香港旅遊項目之一。

  • 2003年10月2日,獲邀出席香港星光大道打手印儀式[9]
  • 2006年8月30日,她親為香港杜莎夫人蠟像舘中自己的蠟像揭幕[11],她是首位藝人以古裝造型(元朝狀元)展出。*2007年,獲第十六屆香港舞台劇獎推薦獎—華文戲劇百周年榮譽獎。*2016年,與梅雪詩合演之《牡丹亭驚夢》,於「戲曲天地梨園之最2016」頒獎典禮中分別奪得「梨園之最粵劇」及「最受歡迎粵劇」兩獎。

電影一覽

更多資訊 影片名稱, 導演 ...

*:國語片

Remove ads

舞台演出

  • 《白水灘》1956年9月6日(璇宮戲院)
  • 三岔口》《花蝴蝶》《連環套》《虹霓關》《周瑜歸天》《大戰泗洲城》1956年
  • 《東方夫人》《大戰宛城》1956年12月11日(璇宮戲院)
  • 《潛龍彩凰鬧猴山》與「孖寶劇團」演出,1957年8月16 - 20日(利舞臺)
  • 《王伯當招親》與「孖寶劇團」演出,1957年8月21日(利舞臺)
  • 《潛龍彩凰鬧猴山》《王伯當招親》與「孖寶劇團」演出,1957年10月25日(東樂戲院)
  • 《鐵弓奇緣》唐滌生編劇,與「孖寶劇團」演出,1958年12月
  • 《白蛇新傳》參與仙鳳鳴劇團演出,1961年9月19 - 27日(利舞台)
    • 9月30日--11月8日(普慶戲院)
  • 《英雄兒女保江山》《佳人俠盜劍如虹》……等,她參與羽佳和南紅的「慶紅佳劇團」演出,其他台柱還有梁醒波、靚次伯和任冰兒,1962年(大會堂音樂廳/東樂戲院)
  • 《碧血丹心》飾演李定國,參與「雛鳳鳴劇團」首次演出,1964年3月6日(利舞台)
    • 1964年4月30日--5月1日(大會堂)
  • 平劇《神亭嶺》,為師傅粉菊花的「春秋戱劇學校」義演,1967年
  • 《江山錦繡月團圓》,再重組「孖寶劇團」,除了梁寶珠梁醒波,還有正印花旦羅艷卿,武狀元陳錦棠,初擔武生的尤聲普助陣。1967年4月(太平戲院/九龍大戲棚三千座位)
  • 《白水灘》演十一郎,助師傅粉菊花義演,1972年
  • 《玉郎寶劍定江山》及《楊門胭脂將》,與李寶瑩組「寶寶劇團」演出12場,1972年
  • 《劍雪浮生》舞台劇, 1999年3月5日--5月16日(香港演藝學院)
    • 5月21日--6月7日(沙田大會堂)
    • 6月12 - 21日(屯門大會堂)
  • 《煙雨紅船》舞台劇,2000年11月23日-2001年2月4日(香港演藝學院)
  • 《劍雪浮生》舞台劇(重演),2005年3月25日--5月3日(香港演藝學院)
    • 2005年5月6 - 7日(澳門文化中心)
    • 2005年9月9 - 10日(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 《天之驕子》舞台劇,2006年7月21--8月27日(香港演藝學院)
    • 2006年9月1 - 17日(沙田大會堂)
    • 2006年12月24 - 26日(澳門文化中心)
  • 《我愛萬人迷》舞台劇,2009年1月1 - 25日(香港演藝學院)
  • 《俏‧柳‧紅‧梅粵劇摺子》2010年2月24 - 27日(香港紅磡體育館
    • 8月14日(澳門金光綜藝館)
  • 《紅樓夢》2012年4月18 - 29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2012年5月26 - 28日(澳門文化中心)
  • 再世紅梅記》2014年1月16 - 26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2014年3月27日--4月6日(香港演藝學院)
    • 2014年4月17 - 22日(澳門文化中心)
  • 牡丹亭驚夢》2016年5月7 - 28日(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 2016年8月15 - 21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蝶影紅梨記》2017年7月13 - 30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2018年6月14 - 19日(澳門文化中心)
  • 再世紅梅記》2019年1月20 - 30日(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Remove ads

慈善/籌款演出

陳寶珠在1999年復出以來,除了演出舞台劇、開個人演唱會和粵劇外,亦經常參與慈善及公益活動,為文化、粵劇、醫療及貧苦大衆出錢出力。以她的知名度為不同團體籌款或宣傳,例如:香港血癌基金、樂施會、護苗基金、高錕慈善基金、展望會、志蓮淨苑、唐氏粵劇團、送暖到貴州、到訪天水圍、捐助善終服務、山區兒童等、又曾為政府拍攝樓宇維修廣告。

陳寶珠多年擔任香港血癌基金會的名譽慈善大使,血癌基金會是一個非牟利的慈善機構,亦是淋巴瘤聯盟的成員之一,她多次出席基金會的籌款及義賣活動,又探訪病患者。於2001年,香港血癌基金成立。

  • 為演藝友誼社、東華三院香港中文大學籌款,慈善演出三場舞臺劇劍雪浮生。1999年(香港演藝學院)
  • 為東華籌款,用作擴建免費醫療服務,舞臺劇煙雨紅船首演。2000年(香港演藝學院
  • 「愛心湯送暖大行動」主辦香港煤氣公司,她擔任愛心送湯大使,2001年4月22日(鯉景灣康瑞村)
  • 舞臺劇劍雪浮生載譽重演,成立獎學金推動粵劇發展,2004年(香港演藝學院)
  • 「癌之轉譯研究組織亅及東華籌募經費以扶助弱勢社群。古裝音樂劇《天之驕子》首兩晚慈善演出。2006年7月21、22日(香港演藝學院)
  • 《重按霓裳歌遍徹》紀念任劍輝逝世十五周年籌款晚會,2004年11月21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八和愛心獻南亞》 2005年1月16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八和同心暖四川》 2008年6月5日(新光戲院)
  •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主辦《有心有情粵曲慈善晚會》2008年10月9日(新光戲院)
  • 《歡樂滿東華2008》 2008年12月13日(將軍澳電視廣播城)
  • 《香港脊髓損傷基金籌款晚會:燃點希望展新生》2011年4月19日(亞洲電視大埔總台)
  • 《香港八和會館2012籌款演出》 2012年10月22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乳健同行」步行籌款活動,陳寶珠為乳癌基金大使。2015年10月18日(山頂道花園)
  • 青春的一抹彩色——影迷公主陳寶珠 傳記出版,一套三冊(陳將所有版權收益全捐香港血癌基金)。2016年(三聯書店 香港)
  • 「乳健同行」步行籌款活動,陳寶珠已經為第三年成為乳癌基金大使。2017年10月22日(山頂道花園)
  • 由慈善機構「愛連心」舉行的一個展覽,以神秘嘉賓身份現身出席,並在慈善銀紙套裝上簽名善款,以幫助基層婦女。2020年11月16日(「虎豹樂圃」前身虎豹別墅)
Remove ads

演唱會

  • 《陳寶珠嚟喇演唱會》2003年12月5日-12月8日(紅磡體育館)
  • 《陳寶珠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2006年2月4日(亞洲國際博覽館)
  • 《陳寶珠來了2011演唱會》2011年8月6日(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會議中心)
  • 《陳寶珠來了!馬來西亞演唱會》2018年1月20日(馬來西亞-雲頂雲星劇場)

節目主持

  • 《與陳寶珠談情說愛》(2003年,無線電視)
  • 《劍雪浮生再傳情》(2005年,Roadshow)
  • 《絲竹樂韻陳寶珠》(2006年,Roadshow)
  • 《俏柳紅梅繫寶珠》(2010年,無線電視)

影視媒體形象

電影

電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