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平 (經濟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平(1944年1月12日—),現任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網路名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世界經濟學會創始執委會委員,終生進行經濟混沌和經濟複雜性研究。青年時當過鐵路工人,就職成昆鐵路眉山電務段[3]。而開創「眉山劍客」系列網路節目而成網路名人,探討共產黨主政下的經濟策略。[4]
Remove ads
生平
祖籍浙江鄞縣,1944年生於陪都重慶,1962年畢業於上海市格致中學[5]。1968年畢業於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6],師從中國物理學家嚴濟慈。1968年至1974年任成都鐵路分局電工,業餘研究理論物理、科技史和經濟史,後因緣際會前往中國科學院合肥電漿體物理研究所為實習研究員,表現優異而被借調籌備全國科學大會工作,後被聘為安徽省政協辦公室特邀委員。1980年赴美國攻讀理論物理研究生,1981年起攻讀博士研究非平衡物理學、非線性演化動力學與複雜系統科學。1987年獲得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伊利亞·普里高津,之後留任該校普利高津統計力學與複雜系統研究中心研究員[7]。1987年,任中國留美經濟學會第三屆會長,1988年卸任會長職位(由孫滌接任)[8]。
後轉為研究經濟學領域,研究領域涉及宏觀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微觀計量經濟學、文化人類學等。受到物理學混沌理論的啟發,於1988年的論文中認為發現了「經濟混沌論」的經驗證據[9],將此納入到自己研究方向。學成歸國後先後擔任北京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復旦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在經濟學領域有自身獨特的見解[10],在網上開創「眉山劍客」系列節目,以物理學角度觀察與打破許多西方經濟理論以證實許多理論無法自圓解釋的經濟現象,陳平的博士論文便是演化經濟學的混沌理論,提交時普里高津和評委基本贊同研究結論而獲1987年博士學位。[4]
Remove ads
言論
其核心論述認為亞當·斯密、哈耶克、科斯等被現有經濟學課本奉為大師的人都是謬論,其將現有西方主流的新古典派經濟學稱為「空想資本主義」(反諷空想社會主義),因為其大量前提假設和對人性的設定都是一種烏托邦,而現實中沒有烏托邦,因此註定相關理論都是空想,奧地利學派,熊彼特的創新經濟學以及演化經濟學才是現實的;而西方目前的道路為錯誤道路的跡象越發明顯,所以國內學者再把一些西方經驗當參考、理論當圭臬,下場將是誤國誤民,必須全盤推翻創新中國系統的經濟學,一種更接近真理的理論。[11]
陳平指出,美國的美聯儲央行制度對外宣稱「央行獨立」其實是謊言,因為其本質是大銀行持股成立的「太上皇銀行」,本質還是為私有[12],且為金融寡頭的小群人私有,所以發生經濟災難時不會考慮社會底層與穩定,而優先考慮為金融寡頭解套脫罪,所以形成金融海嘯和長期經濟困境。中國式的央行本質為政治局轄下的一個部門科室,凡事必須考慮社會穩定與政治大局。這才是正確制度,且不必理會西方學者的理論。
對於產業,陳平和金燦榮等「工業黨」學者以及認為經濟繁榮來自生產而非消費的奧地利學派有相似論述,認為鼓吹服務業至上是西方給中國挖的又一陷阱。製造業和重工業永恆是國力的來源,任何國家走向金融、醫療、律師等高端服務業搭配餐館、旅館、網站等低端服務業,且將其當成國家景觀就是國力衰敗的起始。他認為歐美走向那種型態不是什麼先進的象徵而是落後與無奈的象徵,因為人民吃不了苦,所以製造業和重工業競爭失敗,且紛紛倒閉和外移,最後只能剩下服務業[13]。所以GDP不是一個數字,其中應該分為有效GDP和無效GDP,金融、醫療、律師這三種行業中其實無效GDP比重很大且貧富不均嚴重,尤其律師行業會加重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和坑害苦幹實幹的實業家,因此律師業過度興盛、過度高薪是一個國家的不祥預兆。
而西方認為中國經濟全靠低工資和人口紅利,所以當這兩項逐漸淡化後經濟就會崩潰,這又是一大謬論,因為從南亞到中東、非洲等一路上各種國家都是乞丐遍地且人口年輕,一點點錢就能雇用,都是廉價勞工,但這些國家卻從未飛躍式崛起,如何解釋? 因為廉價者不等於廉價勞工,廉價者還必須有紀律和服從性,與願意長期苦幹的思維文化才能成為可用的勞動力,加上政府高效率的規劃、執行大藍圖,這些才是中國模式的根源動力。[14]
陳平認為中國科研體制最大的問題是官本位壓制科技創新,管理系統是一個金字塔的官僚系統,但是科學發展是一個倒金字塔的開放系統,這兩個東西是矛盾的,使得中國現在一大批的科學家不去做研究而去搶官位,搶頭銜。[15]陳平認為中國的教育市場化改革成為綁架中國科技創新,阻礙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成功,也是阻礙中國實現小康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缺乏的最大障礙。 中國大學坐落在大城市地價過高,教員的工資卻很低,政府沒有在同時足夠的加大對基本教育和基礎研究的投資,校外補課班使得家長背負沉重的負擔,生育意願低。[16]
陳平認為西方有一種深層思維就是把最後希望寄託在印度,認為它是擊敗中華文明的希望,其實非常妄想,因為印度從未有統一的國家認同,其22種語言中諸多還文字相異,另有上千種原住民語言,本質是一個分裂化的鬆散集合體,比春秋戰國時代的周朝還不如,因此英國當年可以靠少量的兵力就殖民控制印度,因為利用其內部的人互相攻伐、互相管理很容易。加上印度從未有過共產式土地改革,大量人還過著地主與佃農的中世紀生活,地主留下的生活費剛好餬口[17],子女教育全無希望。所以印度真要有一種趕超式發展在可見的未來沒有可能,就算有可能,那也是以百年為單位的遙遠。
然而不可否認,有一定的機率在某一階段,印度想挑戰中國的地位,製造一些麻煩,陳平認為現有戰略準備必須開始,利用經濟扶植其周邊國家搶奪印度的發展機會,同時交好這些周邊國。而重點是西藏高原的水利管理,他認為當年中印戰爭的表面理由都不成立,核心理由其實是印度怕中國切斷其水源,這是它永恆的恐懼,因為印度大半以上河流都源自高原上的雪水,這些水所灌溉的無數農村也牽動著政治穩定,所以現在就要開始水利建設,真有交戰前夕的那一天,必須能「科學管理」(切斷)印度的水源,[18]便能讓它不戰而降。
Remove ads
陳平認為非建制派代表的不是香港的中產階級乃至中下層群眾的利益,也不懂現代經濟學的常識和世界各國的經驗,他們只懂一件事情,就是盲目迷信英美制度的優越性。被新自由主義或者傳統的英國所謂自由放任教條洗了腦的,恰恰是香港的這些政治領袖,包括殖民教育培養出來的教師、新聞媒體,還有法官。
爭議
2020年8月,陳平發表言論認為,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的中國居民比在美國每月收入3000美元的居民生活要幸福得多或更具穩定性[19],被網民戲稱為「陳平不等式」。結果於2021年2月在個人微博「眉山論劍」講述自己在德州首府奧斯汀親歷的美國德州大停電遭遇,引發爭議[20]。陳平在2月15日接受觀察者網關於2021年德克薩斯州大停電的訪問時無意中透露他在美國購買平房,長期定居美國。報道曝光後引發內地網民批評陳平「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21]。經媒體調查,陳平在1991年起就已在美國購置多筆房產[22]。但在2025年初的中美網友小紅書對帳事件中被網友平反。[來源請求]
2020年12月,陳平推測拜登上台之後推動顏色革命裡面的一個重要的訴求是逼中國增加勞工成本,「打馬克思、恩格斯的牌」,要逼中國採用和西歐一樣的工會法,獨立工會法,然後要中國接受和西方一樣的工人和老闆集體談判工資的權利,增加中國沿海地區製造業的勞工成本,加快中國製造業的流失,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中國的實業的壓力加重,然後中國失去在經濟競爭能力上挑戰美國、西歐、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西方已開發國家產業工人競爭力的能力[23]。該言論引發爭議,「警惕境外勢力打馬恩牌」「警惕拜登打馬恩牌」一度成為網絡熱詞[24]。
批評
陳平忽視香港的非建制派包含反對新自由主義的左派這個事實,其在美國央行制度等方面的論述也有不少錯處。陳平的論文內容空泛,被引用的次數相對較少。[來源請求]
陳平曾經聲稱唐納德·川普會在成為正總統後對中國採取親善政策,結果川普上台後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等等,陳平因而受到批評[25]。
家庭
陳平的母親小時候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長大。母親的養父來自外交官家族,在抗戰以前是中國駐新加坡的領事[26]。
陳平大女兒是美國公民,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27]。
著作
-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equilibrium illusion: Essays on market instability and macro vitality(經濟複雜性與均衡幻象:市場不穩定與宏觀活力論文)
- 經濟複雜性基礎研究系列:(一)《代謝增長論:技術小波和文明興衰》[28]
參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