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龍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龍泉(1915年—1971年9月23日),男,台灣臺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漳州市衛生局副局長、人民醫院院長、衛協會主委等職務。
生平
1915年出生在日治台灣臺中廳,其父親在一家商店當店員,收入清淡。高中畢業後,陳龍泉受資助到日本上大學。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陳龍泉被徵入滿洲國軍隊,隨軍來到中國東北[1]。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陳龍泉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在戰鬥中立下了一等功[1]。1945年8月以後,他在抗大膠東分校、華中雪中高研班、華東軍大上干隊、華北軍大幹部總隊、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學習;期間他在山東軍區聯絡部工作,擔任過冀魯豫軍區敵工部幹事、冀魯豫軍區俘虜管理所副隊長[2]。
1950年轉業,上海市糧食公司中心店主任、人事處行政科副科長。1952年,轉到福建省,歷任福建省漳州市衛生局副局長、人民醫院院長、衛協會主委等職務。1950年代期間,他籌劃與創辦了漳州市立醫院(今漳州薌城醫院)、市中醫聯合醫院。1958年7月,他創辦漳州市南山聯合醫院,並擔任院長。1960年4月,醫院改為漳州市人民醫院,他繼任院長(直至1964年1月張喜愛接任)[3]。他還領導推動全市開展衛生運動,到基層發動幹部與群眾打掃衛生,防治病蟲害。1958年,漳州市被評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衛生先進單位[1]。同一年,他被選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員會支部籌備委員會成員,撰寫對臺稿件[4](王天強、侯北海、呂從周、陳龍泉、柯進旺組成,王天強為主任委員、侯北海為副主任[5][6])。除了行政工作外,他還積極研究中醫藥知識,搜集整理民間青草藥方,召集社會上的遊醫,創辦漳州青草藥服務部,為民間青草藥做出貢獻[1]。
文化大革命期間,台灣民盟組織被迫停止活動[7],陳龍泉受到迫害,被強加「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叛徒」、「特務」等莫須有的罪名,但由於他為人光明磊落,勤勤懇懇,仍然受到大家的尊敬[1]。他對自己克勤克儉,生了病卻用自己的錢看病,並說自己負擔得起,不必增加國家負擔[1]。陳龍泉早年在台灣結過婚,但沒多久就分別了,從此音訊全無,但他堅持不另娶,相信總有一天會再見到家人[1]。1971年9月,陳龍泉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治療並未起效。臨終前,陳龍泉留下三條遺願:一、要求組織對其政歷做個公正結論;二、希望能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三、死後進行火化,骨灰送回台灣[1]。9月23日,陳龍泉病故[1]。
Remove ads
身後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龍泉開始得到平反。1981年4月18日,漳州市人民政府與市政治協商會議為陳龍泉舉行了追悼會[8],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共三百餘人到會,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總部也發來了唁電。會上,中共漳州市委宣佈了兩條決定:一、宣佈為陳龍泉平反的決定;二、宣佈追認陳龍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至此,陳龍泉的三條遺願已完成了前兩條[1]。1989年12月30日,由其在台二弟陳文裕之三子陳明暉(入嗣為子繼承宗脈),由台入閩迎回其靈骨,奉祀於其台中市龍井區新莊裡銀同碧湖陳氏懷恩塔.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