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陝西省西安中學
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高级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陝西省西安中學(英語:Xi‘an Middle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e 西安中學,簡稱「西中」),其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由當時擔任西安知府的尹昌齡,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所創辦的「西安府中學堂」。這也是當時陝西省所創辦的第一所新學。1960年,學校在全國文教群英會上,曾受到中共中央與國務院的嘉獎;前校長馬登峻更是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接見。「改革開放」後,陝西省西安中學一直都是陝西省教育廳唯一直屬的省級重點學校;被譽為「三秦明珠,英才搖籃」。2009年,獲評陝西省首批「省級示範高中」。
Remove ads
學校歷史
陝西省西安中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05年的「西安府中學堂」,又稱「秦省第一學堂」。百年來,學校幾度更名,數次搬遷。
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學校在1913年更名為「陝西省省立第一中學」(簡稱,「省一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省一中率先罷課並聯合西安各校,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並建立了最早的中學地下中共組織。1927年,時任西安中山軍事學校政治部主任的鄧小平曾前來學校做講演。在這一時期,省一中始終是陝西學生反帝愛國民主運動的一支中堅力量;先後發起了「驅吳」(軍閥吳新田)鬥爭,「紅五月運動」,並聲援了西安事變。[3]
1949年5月,隨陝甘寧邊區政府一同遷駐西安的原「行知中學」,併入「省一中」。學校則於1954年再次更名,稱「陝西省西安中學」。從1954年至1965年,是西安中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校長馬登俊對學校進行改革,嚴明校紀,嚴謹治學;使得西安中學成為全省的龍頭學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的先進集體。1964年,馬登俊校長在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時,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接見。[4]
1970年,學校改名為「西安市第九十中學」。1980年,恢復「陝西省西安中學」的名稱,並沿用至今。這一時期,學校制定了校園改造的總體規劃,進一步拓展國際交流;同時,也注重提高教學質量,曾連續在數理化競賽中獲獎。進入1990年代,學校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家長委員會」制度,並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5]
2005年是陝西省西安中學的百歲華誕。地方政府高官、國內外友校的代表、來自各地的校友,以及全校的近5000多名師生,在10月18日這天為她慶祝「生日」。[6]
學校發展
西安中學一直積極拓寬國際交流,先後同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潘姆布魯克學校、新加坡海星中學、紐西蘭哈特國際學校、以及韓國春川高中等中學結成友好學校。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並積極開設第二外語供學生選擇。此外,更有多名優秀學生先後代表中國青少年赴美國、德國、瑞士、義大利、荷蘭、挪威、日本等國進行學習交流。
西中人
作為一個省級重點中學,西安中學現有專職教師210名。有四成以上的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歷,獲博士學位的2人,碩士研究生45人,研究生學歷61人。中學高級教師120人,省級教學能手7人,特級教師3人。教師隊伍中,先後有49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等省級以上光榮稱號。
前任校長王蘭君老師則在2007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政府授予「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此前,她還曾被教育部、全國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被中共陝西省委授予「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陝西省教委授予「陝西省教學能手」稱號。[8]
百年來,有著「三秦明珠,英才搖籃」之稱得西安中學,為國家培養出了眾多英才。這包括,
- 科學家 - 張殿林、魏江春、王錫凡、陳澤淇、趙瑞安等
- 革命家 - 謝子長、安平生、趙伯平等
- 政界名人 - 楊德中、張維慶、劉石民、王軍等
- 商界名人 - 張朝陽、張小可等
- 社會運動名人 - 高小賢等
- 文化界名人 - 吳天明、吳三大、吳京安、毛琦、石國慶、蘇醒等
西中夢想 從西中走向世界 衛伍信仰
學校榮譽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