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除夜的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除夜的鐘(日語:除夜の鐘/じょやのかね)為日本於年末年始期間的新年傳統,於12月31日深夜敲響寺院的梵鐘108下。而此項傳統雖常見於日本,但如韓國等其他地區也有相似的習俗。

日本
據傳源自中國宋代禪寺的敲鐘習俗,而日本的禪寺在鎌倉時代以後也承襲了這一習俗於早晚敲鐘,並於室町時代成為於除夕夜至元旦期間不可或缺的重要習俗[1][2][3]。據說,這是在進入新的一年之際於禪寺裡舉行的儀式,以驅逐來自鬼門(東北方)的惡靈[4]。
大多的寺院會敲響108下的除夜的鐘,而關於「108」下鐘聲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 煩惱的數目[1]
- 有一種說法來自於佛教的煩惱數目,有眼、耳、鼻、舌、身、意共六根,六根又各有好、惡、中庸三種狀態,每個狀態又有淨、染二次元,共三十八類,這三十八類又分別對應前世、今生、來世的三世,共有108種,代表了人類有108種煩惱。
- 四苦八苦
- 另一種說法來自四苦八苦,為四九(36)與八九(72)的總和[1]。
- 1年內
- 一年12個月、24個節氣、七十二候三者的總和為108[1]。
而敲鐘次數也不一定剛好為108次,有時也會超過200次以上,尤其於允許一般民眾敲鐘的寺院更為常見。
除夜的鐘原為於禪寺舉行的儀式[1],但後續於昭和初期開始透過廣播向日本直播過程[5]。
屬於淨土真宗的一些寺廟有敲響除夜的鐘的儀式,但真宗大谷的本山東本願寺卻不會在相似的儀式,因為「在親鸞的教義中,沒有可以驅逐世俗慾望的方法」,因此沒有敲響除夜之鐘的儀式[5]。但屬於本願寺派本山的西本願寺則會於舉辦法會前敲鐘,象徵祈求和平,因此並沒有敲響除夜之鐘的儀式[5]。

敲鐘前於梵鐘前合掌祈禱。
敲鐘的時間則分成元旦零時前開始與元旦上午零時開始 [4]。
除夜的鐘的習俗於明治時代已逐漸被淡忘,但昭和初期隨著廣播向全國直播因而傳布開來[5]。
1927年,JOAK(NHK放送中心的前身,社團法人東京放送局)自東京上野的寛永寺進行了史上第一次廣播直播,因而使「除夜的鐘」的習俗於日本廣泛擴散開來[6][3],而淨土宗本山知恩院最早的除夕夜敲鐘記錄可以追溯到1928年或1929年左右,當時為應一家廣播電台的要求開始進行敲鐘儀式[5]。
1941年,日本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12月底,日軍於香港戰役取得勝利,當年NHK播出的《除夜的鐘》以錄音香港戰役時的砲火聲替代鐘聲[7]。隨著戰爭局勢惡化,寺院中大量的梵鐘因金屬回收令的關係而消失,除夜之鐘也因此無法敲響。為此有一部分的寺院改以敲打大太鼓取代撞鐘[8]。
由於僧侶和檀家與鄰近居民的老化,以及週邊居民對噪音的投訴,一些寺廟改選擇在大晦日白天敲鐘,或完全取消敲鐘儀式[9]。
例如,普門寺(愛知縣豐橋市)位於山區且週邊無路燈等照明設施,出於對參拜民眾的安全擔憂,2016年開始改於中午敲響「大晦日的鐘」[10]。而立尅寺(富山縣滑川市)則因為考量至少子高齡化的影響而導致參拜民眾減少、夜間石階凍結、積雪的危險性,自2021年開始,敲響除夜之鐘的儀式提前於下午2點半開始[5]。
-
-
梵鐘鐘聲
備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