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樂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樂行(1995年—),香港保衛廣東話運動發起人、語文保育組織港語學前主席[1],聖保羅書院舊生,香港浸會大學生物醫學理學士畢業,以反對香港中小學「普教中」聞名。

右:劉子頎
事件
香港浸會大學有普通話水平畢業「要求」,本科生需達到「要求」才可畢業。2016年,當時浸大三年級的陳樂行,收集逾四百學生聯署並公投,高達九成人反對必修普通話。其後科大[3]亦響應發起公投,同樣大比數通過。及後兩年,學生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的呼聲遭無視,浸大推出的豁免試,更離奇高達七成學生不及格。[4]一批浸大學生於2018年1月17日,佔領校內語文中心八小時,與職員對罵。陳樂行質疑評核準則大謬,擔心學生無法畢業。
語文中心抗議後,陳到廣東省中醫院實習,於1月23日被《環球時報》報導相關消息[5],及後中醫院收到幾百個恐嚇陳樂行之電話及微博訊息,內容包括「搵人嚟打(佢)」(找人打他)、「解剖」和「殺死佢」(殺死他)等字眼。院方通知隨行浸大老師,因擔憂其生命安全,送其回港。[6]
翌日,時任校長錢大康以「學生言行使老師感到威脅和侮辱,影響老師工作,學生違反學校行為守則」,勒令陳樂行及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停學。他說根據現場影片,「初步認為有兩名學生使老師受威脅和侮辱,違反學生守則(code of conducts)」,校方其後通告全校,指兩人違反大學的「Standards of Conduct(行為準則)」,暫時把兩人停學。[7][8]劉子頎及陳樂行之後第二度開記招,證實已被停學。不過校方「未審先判」做法引起巨大爭議。[9]
2018年1月26日,四百名浸大學生,於校內集會,聲援陳樂行和劉子頎,並要求校方撤銷停學。[10]2月1日,校長錢大康通告所有師生,指學生輔導長與陳劉二人及語文中心同事會面後,決定延緩兩人的停學。[11]
2018年4月2日,陳樂行和劉子頎二人召開記者會,指在周四(3月29日)接獲紀錄聆訊結果,陳樂行判停學8日及40小時服務令;劉子頎停學一學期。他們表明上訴。陳樂行指聆訊會議無問及案情,紀律委員會偏聽,判決不公。[12][13]
經過多年爭議及學生持續抗議,香港浸會大學於2025年9月宣布,從2025/26學年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起,不再需要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或修讀普通話課程作為畢業條件。至此,自2007/08學年起實施的普通話畢業要求,正式劃上句號。[14]
作為抗議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陳樂行,在接受訪問時形容這是「一個不完美的句號」。他指出,雖然政策終於被撤銷,但早年的學生已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包括畢業受阻、遭遇紀律處分,甚至面對人身威脅。陳樂行本人亦因為與校方對抗,最終無法完成原本修讀的中醫課程,只能以生物醫學學士畢業。[15]
2023年8月22日早上7時,國安公署人員到陳在港居所搜查,因陳外遊,國安要求家人向陳轉達有關一項陳違反國安法的案件。同月28日,陳向外宣佈,組織「港語學」終止運作及即時解散。[16][17]
陳現身在澳洲,迄今未有回港。[18] 2024年4月,陳對「光傳媒」指港官之所以常用某些非慣用語,乃因為「表忠,以免招人話柄」。[19]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