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添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添秀(1904年—1993年[3][來源請求]臺灣政治人物,曾任林口鄉副鄉長、第四、第五、第七及第八屆台北縣議員

快速預覽 陳添秀, 個人資料 ...

台灣日治時期政府實施皇民化運動,禁絕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包括林口竹林山觀音寺中十八手觀音像(觀音佛祖[4])。傳言陳添秀兄長陳隆將此神像藏匿於家中,暗中奉祀兩年多。後勸說日本官吏:「日本亦篤信佛教,觀音菩薩為佛教大菩薩,亦廣為日本人奉祀,素來護佑日本。」,臺灣總督府於是興建和風寺廟,並准許保存觀音像。然而,至日本投降前,安奉於寺中的是地方人士另刻的分身,俗稱「二媽」,而十八手觀音的本尊始終奉祀於陳家廳堂內,戰後方迎入寺殿中。[5]

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於日本官廳失去統治效力,陳添秀曾組織人馬代管林口的機關與日人產業,國府來台後,獲派任林口鄉副鄉長兼農業會副會長[6]。之後陸續擔任多屆鄉民代表與縣議員,為地方派系領袖。

陳添秀卸任議員後持續影響林口政壇,1977年陳添秀派的洪德利當選林口鄉長[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