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清吉洋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清吉洋樓,是位於金門縣金沙鎮的一棟宅第,2005年12月19日登錄為金門縣歷史建築。
歷史

碧山聚落為金門地區具有閩南傳統文化之宗族聚落,村中建築依山勢緩坡而建,並在20世紀初經歷僑鄉文化的變遷後,村中開始大肆興建融合著中西建築特色的古典洋樓。[1]
陳清吉為陳睿篆(1859~1902)之子,於母逝後,隨父前往沙美村做生意,由於陳睿篆曾與金門東埔村的陳紫車結拜,因此陳清吉年少時曾在陳紫車的帶領下前往新加坡做學徒,待成人後與同鄉人陳能合一同經營「和通商號九八行」,兩人後因爭執而拆逢後,陳清吉則獨自經營「和通商號」而致富,1928年,陳清吉曾短暫返鄉,並籌建約三十多萬白銀並委託其堂弟陳智景興建洋樓,其中木料、磚石及師傅皆來自泉州,洋樓於1928年動工,直到1931年興建完成。[2][3]
1949年因國民政府退守金馬,洋樓則交由國軍作為幹訓班使用,堂弟陳智景一家搬到隔牆的古厝居住,其中1964年陳清吉先生帶妻子返金參加國慶,順便視察其洋樓,曾有感建築亟需修葺而寄壹萬元給金門縣政府修理,縣政府則將款轉給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代辦,旋交碧山駐軍營部辦理修復,然而當陳清吉去世後,由於陳清吉孫輩皆在異地,洋樓無人整修[4],1992年,金馬地區解除戰地政務後洋樓則閒置狀態,近年在陳智景兒子陳昆齊的保存聲浪中,建築物於2003年3月31日登錄為金門縣歷史建築,並希望該建築成為當地鄉僑與故鄉的最後見證。[5][6][7]
Remove ads
建築風格
陳清吉洋樓建築為三塌壽式加建左右護龍的出龜洋樓,洋樓正面上刻有「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英文字樣,外廊內的門楣上則有「武功衍派」、「相國遺澤」匾額,此外也有陳培松所題之「造丕基俾爾昌而幟」、東埔陳伯清秀才所題之「營新式有志事竟成」,東埔陳紫車所題「蝸盧峻曰茍曰茍又茍曰,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聯對。其中建築壁面上有著花卉及水果主題的彩釉磁磚,正面的山牆型式則設計簡約的花瓣造型。[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