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集度
中國大陸汽車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集度是由中國科技企業百度和汽車製造商吉利組建的一家智能汽車創業公司[1],總部位於上海。集度的旗下車型以極越品牌的名義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2]。
發展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3]。新公司由百度、吉利的關聯公司分別持股55%、45%[4]。3月2日,「集度汽車有限公司」核准註冊,註冊資本為20億元。公司董事會成員共5人,其中總裁夏一平曾任菲亞特克萊斯勒亞太區智能車聯事業部負責人以及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TO,另有3位董事由百度委派,1位董事由吉利委派。「集度」的名稱含義是「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5]。2021年11月,集度方面改為成立「上海集度汽車有限公司」作為公司主體。新公司為百度發起、吉利汽車戰略投資的集度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擁有,原集度汽車有限公司不再承載集度的實質業務[6]。
2022年1月18日,百度發布集度品牌標誌[7]。同月集度汽車完成4億美元的A輪融資[8][9][10]。
2022年6月8日,集度發布首款概念車ROBO-01,集度通過「汽車機器人」的營銷概念強化其智能屬性[11]。該概念車的首發量產版本探月限定版於10月27日上市,計劃於2023年開啟交付[12]。
2023年2月14日,集度汽車宣布將在量產車中使用百度自主研發的文心一言,成為第一家在量產車中提供人工智慧交互體驗的公司[13][14]。
Remove ads
2022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委託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生產委託方與受託方均需有生產資質才能代工生產。新規定意味著,如果集度或其股東百度沒有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將無法銷售及委託具備資質的吉利生產旗下品牌汽車;而資質缺乏同時打亂其產品營銷工作,集度在2022年10月開售ROBO-01探月版時已被指觸碰監管紅線,2023年4月參加上海車展的計劃更直接被監管部門叫停[15]。受此影響,公司多次變更工商註冊信息,被外界解讀為吉利和百度為集度獲取生產資質而騰挪鋪路[2]。
2022年6月,「集度汽車有限公司」股東發生變更,吉利旗下上海華普汽車所持股權轉讓予百度關聯公司,實現百度全資控股,夏一平、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退出董事會;同年12月,公司再更名為「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
2023年8月9日,吉利與百度合資成立空殼的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持股65%,百度旗下上海冪航汽車持股35%。杭州極與越公司成立後,吉利占有多數股份,故可利用母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而集度汽車轉型為技術方案提供方,不再直接對接消費者。8月14日,集度品牌正式更名為極越,其首款車型「集度ROBO-01」更名為「極越01」,同時進入工信部的產品公示公告,意味著該車型取得正式上市銷售的資格[2]。極越01的正式量產版本於10月27日上市[16]。
《財新》報道稱,當局最初不排斥集度獲取資質,不過提出股東需使用自有資金支持車企,且公司盈利前不得在二級市場融資等要求,但百度CEO李彥宏不願冒險獨立投入造車[15]。《21世紀財經報道》則披露稱,受此影響,當局要求除吉利在公司占主導權外,名稱還需脫離「百度系」,才能授權資質頒發,故公司不得不轉用吉利在數年前註冊且名稱相近的「極越」商標。然而公司實際運作中,百度仍擁有極越運營主體集度80%以上的投票權和控制權[17]。
2024年4月,極越的第二款車型極越07在北京車展上亮相。該車定位為「AI智能純電轎車」[18]。同年年末的廣州車展上,極越發布首款概念超級跑車ROBO X[19]。

2024年年末,有自稱集度員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稱,公司開啟大規模裁員,比例接近40%;網上亦開始流傳供應商向集度催款的信息。公司於12月2日發布闢謠公告,稱經營狀況一切如常,並將採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20]。然而就在闢謠公告發布數日後,12月11日下午,CEO夏一平突然發布內部信並召開全員視頻會議,承認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21]。公司當晚發布公告稱,正積極推進融資,售後維保和新車交付環節仍將正常運行。但多位員工透露,公司所有業務已陷入停滯,多個團隊「就地解散」,所有門店暫停營業;員工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繳納,12月開始的薪資無法發放,且公司僅計劃保留極少數員工維持基本業務[22][23]。
不少員工對這一消息表示驚訝,公司數天前才有新員工入職,當天上午還在照常推進工作及向用戶交付車輛;他們對社保遭斷繳及未獲緩衝期便被要求離職感到不滿[24][25]。其後在員工施壓,及CEO夏一平與股東方百度、吉利的協調下,百度與吉利在13日晚發布聲明,稱「既定商業計劃無法執行、經營遇到了挑戰」,承諾對員工社保及補償作善後,並維持用戶車輛的正常使用和維保[26]。公告發出後,員工11月的社保已獲繳納;用戶車輛方面,百度稱將繼續為智能駕駛和地圖導航提供支持服務,而吉利亦承諾,車輛終身質保有效,售後服務將由吉利旗下的領克負責[27]。
極越汽車上市後銷量未達預期,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的完整一年中,其月均銷量僅1,171輛;雖近期銷量較上市初期有成倍提升,但距離其他銷量已上萬的頭部新能源車企仍有明顯差距[28][29]。由於公司自身營收能力不佳,加上股東百度近年將重心轉至人工智慧領域及L4級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開發,而不占主導地位的吉利對公司支持較少,故導致公司最後走向崩盤[15]。《財新》從百度內部人士獲知,百度等股東計劃在2024年為極越投資30億元人民幣,百度在2024年10月曾派駐財務團隊至極越作盡職調查,發現其「一堆爛帳」,有高達70億元的財務窟窿,因此決定不再繼續投入資金,直接導致公司資金流斷裂[30]。但極越高層向《21世紀經濟報道》否認這一報道和高層貪腐的傳聞,稱70億元為極越前一年向百度提報的2024年預計虧損金額[31];該媒體同時報道稱,當年8月召開的公司董事會上,極越表示「還需要兩年、至少100億元資金投入才能實現盈利」,百度方面沒有就是否繼續投資作表態[17]。
2025年1月,極越宣布已與全部員工完成簽署離職賠償協議,並向已支付意向金但尚未提車的合資格用戶全額退款[32]。
Remove ads
車型
極越旗下車型均基於吉利浩瀚架構開發,並在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的吉利杭州灣智慧工廠生產,與極氪等吉利旗下品牌共用同一條生產線[2][33]。
- 極越01(2023年至今),中型純電動跨界SUV
- 極越07(2024年至今),中型純電動轎車
- 極越ROBO X(概念車),純電轎跑
-
極越01
-
極越07
-
極越ROBO X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