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耐火金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耐火金屬(英語:Refractory metals),又稱難熔金屬、耐高溫金屬、高熔點金屬,是指特別耐熱不易熔化,並且具有耐磨性的金屬。此術語主要是用在材料科學、和冶金工程。這些元素在不同領域中的的定義方式有些不同。最常見的定義方式包括五個元素:兩個第五週期元素(鈮、鉬)和三個第六週期元素(鉭、鎢、錸)。這些元素有一些共同性質,包括熔點超過2000 °C以上,在室溫下具很高的硬度。由於其化學惰性,不易與其他元素反應,而其密度也相對較高。耐火金屬因為高熔點,是粉末冶金方法製造的首選。耐火金屬的一些應用包括金屬工具,高溫工作、絲纖維、鑄造模具,或在腐蝕性環境中的化學反應器。部分是由於熔點高,難熔金屬在很高溫下,也不會有蠕變變形的情形。
Remove ads
定義
在大多數定義下,只有具有極高熔點的金屬元素才會列入耐火金屬。根據一項定義,熔點超過4000°F(2200 °C)是必須條件。[2]因此,在這個定義下,鈮、鉬、鉭、鎢和錸是耐火金屬。[3]在更廣泛的定義下,所有熔點超過2123 K(1850 °C)的金屬都是耐火金屬,這樣額外多了九個元素:鈦、釩、鉻、鋯、鉿、釕、銠、鋨和銥。至於鎝和極度不穩定的超重元素(上圖中位於鐒之後的元素,如鑪、𨧀、𨭎、𨨏等無法在自然界發現)儘管符合耐火金屬的定義範疇,但因其具有放射性,所以從來都不被認為是耐火金屬,其中鎝的熔點已經確認為2430K(2157°C),而鑪的預測熔點為2400K(2100°C)。[4]
性質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