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普索爾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雷普索尔环形山
Remove ads

雷普索爾環形山(Repsold)是月球正面位於風暴洋西北邊緣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格奧爾格·雷普索爾德(Johann Georg Repsold,1770年–1830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雷普索爾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該隕坑西側毗鄰蘭利環形山、西北靠近巨大的環壁平原-伏打環形山色諾芬尼環形山位於它的北面、南面和西南偏西則分別坐落了傑勒德環形山伽伐尼環形山[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51.31°N 78.41°W / 51.31; -78.41,直徑108.65公里[3],深度約2.88公里[1]。由於該隕坑非常靠近月球西北邊沿,從地球上看,外觀明顯因透視作用而高度變形。

雷普索爾環形山已被撞擊侵蝕嚴重損毀,沿邊緣大部分坑壁基本已解體,形成一圈嶙峋參差的小撞擊坑區,只有與月海相連的東南壁相對較完整。沿西南邊緣橫跨了大衛星坑"雷普索爾 G",而東南側則與更大的,位於月海中且被熔岩淹沒的直徑135公里的衛星坑"雷普索爾 C"相連接。雷普索爾環形山坑內大部分區域是被玄武岩熔岩流填沒的平坦地形,但也分布有一些小隕坑,靠東部矗立了一道高約1100米的小山脊,它的南面緊挨著三座小撞擊坑。雷普索爾環形山坑內最突出的地貌特徵是該隕坑形成時,表面熔岩凝固開裂所產生的一系列溝壑,現被稱為"雷普索爾月溪"(Rimae Repsold)。

Remove ads

雷普索爾月溪

雷普索爾環形山坑內地表上包含了一組稱為"雷普索爾月溪"的溝系,其中最醒目的一支起始於東北坑底,然後穿過西南坑底及衛星坑"雷普索爾 G",在"雷普索爾 G"坑內分為二條,繼續向西南偏西,一路綿延滲入進伽伐尼環形山坑底,整個月溪全長約有166公里。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雷普索爾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Thumb
LAC-10、LAC-21及LAC-22拼接圖
Thumb
衛星坑"雷普索爾 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更多資訊 雷普索爾, 緯度 ...
  • 衛星坑"雷普索爾 A"是一座同心環坑;
  • 衛星坑"雷普索爾 C"約形成於酒海紀[1]
  • 衛星坑"雷普索爾 G"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

參引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