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爾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雷爾生荷蘭語Cornelis Reijersz.,亦有拼寫為Reijersen; Reijerssen; Reyersen; Reyerszoon[註 1][註 2];?—1625年[9]),或譯雷理生萊爾生[10]荷蘭斯洪霍芬[6]荷蘭東印度公司商務官。1622年任艦隊司令佔據澎湖築城,1622—1624年8月任澎湖司令與明海軍談判對峙

生平

Thumb
1622年Jan Jansen Visscher繪製《澎湖荷蘭堡壘圖》(此為1665—1668年芬伯翁荷蘭語Johannes Vingboons抄本,原藏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收錄於Peter van der Krogt 《Atlas Blaeu-Van der Hem德語Atlas Blaeu-Van der Hem》 v.XLI:11 (2005))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階商務員(資深商務員)與船長,在1622年,總督庫恩議會荷蘭語Raad van Indië指派他擔任艦隊司令率領艦隊攻打澳門不成,改前往占領澎湖,並聘用澎湖漁夫擔任嚮導親自前往台灣探查適合的港口,在澎湖興建堡壘,前往福建與明官員進行貿易談判,次年也派遣商務官駐紮大員,派兵在大員興建城砦。至1624年初,新任福建官員拒絕其在澎湖停留而出兵圍困澎湖。4月他主動下令拆毀大員城砦。8月由宋克博士接任澎湖司令,隨後宋克與明方簽訂協議拆除堡壘、退出澎湖、前往不受明政府管轄的台灣,明方同意其臣民可前往台灣與荷方進行貿易,宋克成為荷治首任台灣長官[10][11]:47[6]

他在擔任艦隊司令期間寫有日記(荷蘭語:Journael van commandeur Cornelis Reijersz.[12]),記載1622年4月10日到1623年9月23日的事情,為了解此時期中荷關係的史料[6][9]。1624年8月由澎湖司令卸任後,次年1625年,率艦隊從巴達維亞荷蘭語Batavia (Nederlands-Indië)出發返回荷蘭途中去世[9]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1. VOC檔案中,1622年《澎湖荷蘭堡壘圖》附文[1]、雷爾生寫給總督庫恩書信原件的署名為Cornelis Reijersz.[2]江樹生漢譯本荷文轉錄為Reijersen[3],1622、1623年艦隊司令日誌的抄本,被抄寫為Reijersen; -ssen[4][5],林偉盛在漢譯本記為Reyersen[6]法蘭汀荷蘭語François Valentijn新舊東印度誌荷蘭語François Valentijn#Oud en Nieuw Oost-Indiën》記為Reyerszoon[7]。在荷蘭國家檔案館網站搜尋VOC文件,以Cornelis Reijersz.搜尋,包括前列書信、日誌有十多筆,字尾-sz.換為其他拼寫-szoon, -sen, -ssen搜尋也各有一兩筆,-ij-改為-y-則搜尋不到。
  2. 依十六七世紀荷蘭慣例,人名字尾「-sz.」是「-szoon」的簡寫,仍要唸成「-szoon荷蘭語發音:[-so:n])」,是當時荷蘭人所普遍使用父子聯名,第一個字是本人名,第二個字是父親名加字尾「-sz.」(有代表縮寫的點)是「……的兒子」的意思,[8]:120-121,註22漢譯常音譯兼意譯為「……生」。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