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電影發展基金

香港的發展基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電影發展基金
Remove ads

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於1999年成立,是香港政府出資成立的發展基金,協助香港電影業長遠發展 [1]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處負責管理該基金[2]。其後香港政府在2007年7月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3.2億港元,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辦公室管理,分別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電影製作資助計劃」、「電影製作融資計劃」以及「資助其他電影相關計劃」。截至2022年6月,電影發展基金共為57部港產電影拍攝提供融資,其中17部由初次出道的導演執導,共撥款2.17億港元[3]

Thumb
電影發展基金標誌

獲基金批出融資之電影

更多資訊 批准日期, 電影名稱 ...

資料來源:電影製作融資計劃[14][15]

Remove ads

爭議

2012年11月14日,香港政府審計署署長發表第59號報告書,其中一部分報告指出電影發展基金在審批電影融資過程的問題,現摘錄數點如下:

未能收回全數電影融資成本

審計署指出,絕大部分獲電影發展基金融資的電影整體融資收回率只有四成多,其中陳奕迅主演的電影《贖命》,政府融資300萬港元,票房不足100萬港元,政府只收回1,769港元。此外,由李璨琛主演的《戰.無雙》,只在2012年六月上映兩天,票房只得327港元,政府的300萬港元融資無法收回分毫[16]

即使是錄得高票房的港產電影,政府亦不能全數收回融資成本。電影《歲月神偷》獲政府電影發展基金融資360萬港幣,儘管本港票房大收逾2,000萬港幣,但政府最終只收回約296萬港幣,收回率為82.1%。另一個例子《麥兜响噹噹》,在本港僅200多萬元票房,但中國大陸票房有7000多萬元人民幣,融資的收回率卻只有58.6%,大約211萬港元。經審計署調查,發現當中最大原因是電影的宣傳發行費超出認可上限數倍,令淨收益大減[17]

審計署在報告中表示理解政府向電影製作提供融資,或涉較高投資風險,但由於涉及公帑,政府須評估可否接受整體收回率偏低的情況、檢討現時提供融資的模式,以及評估申請人的商業可行性措施是否有效[18]

電影宣傳費超支

一般來說,電影發展基金融資佔製作費三至四成,以電影票房、賣埠費連版稅等總收益減去製作費、宣傳發行費等成本,得出的淨收益會按比例攤分予基金。審計署不點名指,其中一部電影向基金申報宣傳發行開支為270萬港幣,但再調查後發現連同香港以外市場開支計算,總宣傳發行開支實為810萬港幣,超出規定的宣傳費上限270萬港元達3倍,但竟獲基金認可,按審計署提供的上映日期推斷,此電影正是《歲月神偷》[19]

第三方融資問題

如要成功取得電影發展基金融資,申請人要先取得獨立第三方融資,證明電影在商業上可行,但審計署審查15宗申請,發現其中六宗的所謂第三方融資者正是申請者本人,另外五宗亦為與申請人有關的公司,此11宗申請有10宗獲批,因而存在角色及利益衝突,期間審計署審查五部已上映電影,發現當中兩部電影未獲負責審批基金的創意香港辦公室電影服務統籌科批准,便將淨收益攤分。審計署建議當局為電影發展基金進行策略性檢討[19]。對此電影服務統籌科解釋,很多投資者要求申請人先獲基金撥款才答允投資[20]。另一方面,資深電影人岑建勳回應指,若申請者本人都不投資,便無助其他投資者對投資電影的信心。

本末倒置

電影發展基金的原意是協助本港電影的製作,但審計署指,電影發展基金過去七年來,資助電影的活動項目總額達港幣1.5億元,遠超對電影製作的融資,真正提供給電影製作的只得5,800萬港元[21],其間基金資助二十二部電影及七十九個電影項目,批出逾一億五千多萬港元,尚餘一億一千三百七十萬港元,每年開支約三千八百萬港元,預計到2015年中前耗盡,需要政府再度注資[16][20]

本港每年的四大電影盛事,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亞洲電影大獎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及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亦相當依賴基金資助,過去四年間獲資助港幣八千八百萬元,佔期內電影項目連製作總額一億八千多萬港元的四成九,令基金支援拍電影、培訓人才款額相應減少[20]。其中亞洲電影大獎宣稱透過20條廣播及網上頻道,將節目播放予全球三億多住戶觀看,但他們沒有收取任何廣播費,每年均倚賴基金資助700多萬元[21]。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亦每年獲400萬元資助,投資會每年3月在港舉行,為期三天,為亞洲電影製作人提供平台,介紹他們的電影,吸引投資,但過去三年,僅在2009年有一部港產片因參加投資會而獲得投資[21]

審計署因而促主辦機構開拓資金收入來源,且四大盛事亦沒列明預計的廣告收入、轉播費收入等,難保政府過度補貼虧蝕[20]

Remove ads

業界及市民回應

事件引起香港市民對電影業界濫用公帑的疑慮,但《歲月神偷》監製張婉婷則回應,指電影發展基金不應純為賺錢,亦應以提升本土電影認知為目標,及考慮文化上的無形收益[19]。她同意基金對電影製作及其他活動的分配要再作研究,此外她稱受通脹、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等因素影響,現時一般中小型電影製作費,已升至約2000萬港幣的水平,她建議預算上限應調高[18],不過她並沒有回應宣傳費超支的問題。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