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霞浦縣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霞浦縣博物館是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的一個綜合性博物館,坐落於松港街道福寧大道的「九大館」中。霞浦縣博物館最早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霞浦縣文化和旅遊局管轄,現今的展館於2012年動工建設,建築面積12734平方米,館藏文物1000餘件。2023年,霞浦縣博物館入選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霞浦縣文化館主管霞浦縣的文物工作。2002年2月,成立霞浦縣博物館機構,編制2人,負責霞浦縣文物的相關工作,同年5月30日,霞浦縣博物館在該縣文化中心大樓(在今松城街道太康路)掛牌[1]。2012年1月,霞浦縣投資1.3億元人民幣,在松港街道福寧大道的「九大館」開工建設博物館新館[2][3],2014年落成開館[4]。2019年,霞浦縣博物館加掛「霞浦縣文物保護中心」的牌子,並增加編制2人[1]。博物館建館以來,先後被有關部門授予「『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教育基地」、「寧德市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等稱號[4]。2023年12月,霞浦縣博物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選為第五批國家二級博物館,為寧德市境內首個入選的博物館[5]。
展覽規模
霞浦縣博物館新館以大京城堡的瓮城和海浪作為設計元素,建築面積12374平方米,使用面積8746平方米,館內建有7個展廳,以及貴賓室、服務部、茶室、會議室、報告廳、修復室、攝影室、庫房和辦公區等,內有藏品1039件(套),包括5件二級文物和187件(套)三級文物,藏品包括考古發掘標本、金銀、陶瓷、玉石、漆器、書畫和石刻等品類[1][3]。2017年,博物館年平均接待規模達5萬人次/年[2],至2025年初,博物館每年接待規模已逾10萬人次[4]。
博物館內部共4層,分為4個基本陳列廳和3個臨時展廳,第一層建有歷史綜合展廳,分「遠古走來」「溫麻隆興」「唐宋遺風」「邊陲海防」「紅色記憶」五大版塊,展陳霞浦縣自新石器時代至第二次國共內戰各時期歷史文物。第二層建有歷代珍藏展、歷史遺風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展廳,歷代珍藏展展出碑刻、木雕、青銅器、瓷器、玉器、錢幣和書畫等體現霞浦縣古今政治經濟文化的展品;歷史遺風展展示霞浦縣境內各宗教信仰文化及畲族民俗文化展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則展示代表霞浦縣民俗的文物、圖片及音像。第三層為專題臨展廳,歷年舉辦過「霞浦民間收藏精品展」「霞浦縣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六庵遺墨展」「游壽家山書法展」「霞浦縣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等陳列展覽。第四層為辦公區域。[1][2]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