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岛地铁蓝谷快线
2018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藍色矽谷城際快線,簡稱藍谷快線,原稱青島地鐵11號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軌道交通中的一條地鐵路線,該線是金家嶺經濟區途經嶗山西麓連接藍色矽谷核心區通達市域極東的市域軌道快線。
Remove ads
路線
規劃路線城區段的走向暫未明確。市郊段由嶗山區南部向東北進入即墨區後,沿濱海公路向北經青島國際博覽中心西側至大田路後,沿大田路向東至田橫,全長約70 km。建成通車段路線總長58.35 km,其中地下線全長5.29km、地面線全長1.42 km、高架線全長45.82km、山嶺隧道全長5.82 km(西庵子隧道0.730 km、嶗山隧道4.58 km、東山溝隧道0.506 km)。
車站
全線共計設有46個車站,其中高架站22座。一期工程開通苗嶺路站~鰲山灣站區間22站(營運有效長為57.686 km),其中鰲山灣站暫不載客。
Remove ads
營運
藍谷快線為雙線單向右側行車,一期工程苗嶺路站至鰲山灣站方向為下行,反之為上行。營運時間為每日下行6:30至22:00、上行6:30至21:30。大交路為苗嶺路站至鰲山灣站,小交路為苗嶺路站至博覽中心站,大小交路交替開行。運轉周期大小交路分別為133分12秒和103分36秒,單程運轉時間大小交路分別為下行61分29秒、上行61分57秒和下行46分20秒、上行46分26秒,旅行速度約為下行56.3 km/h、上行55.9 km/h,平均站間運轉時間約2.4分鐘。
車輛
藍谷快線列車(製造商型號SFM41,地鐵內部型號R0100)為市域B1型車,2動2混4輛編組(+TMc1-M1+M2-TMc2+),設計構造速度135 km/h,正線最高運轉速度120 km/h;坐席172個(座椅採用橫向和縱向交替布局),定員載客量為828人,超員載客量為1226人。全線共配置車輛40列,首列車(11021)於2016年12月20日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線,2017年1月23日運抵皋虞機廠。
列車總長80.596 m,為免塗裝雷射焊接不鏽鋼鼓形車體,使用壽命約30年,每節車廂有3對雙開外塞拉式車門(淨開寬度1.4 m、高度1.85 m)、4對無楣窗封閉式車窗(寬1.7 m,配有遮陽簾)。車輛客室內部裝飾為白色車身、灰色地板布。吊環為路線標誌色金屬藍色,座椅顏色為金屬藍和海藍色跳色設計,扶手杆為鋼灰色。客室配備的變頻空調內部配有空氣淨化裝置;頂部的照明燈採用無段調光LED環形燈,可以根據車廂外部光照環境的變化自動調節室內光線。客室內有廣播系統和乘客資訊顯示系統,每節車廂內安裝液晶顯示器,通過無線網路可以實時播放各頻道影片節目。車門上方的液晶動態電子路線圖可以實時顯示車輛到站等資訊。
列車為DC 1500 V第三軌供電,採用VVVF交流電傳動,另在平直股道上空載工況下可由動力電池低速牽引300~350 m。全部列車採用中車四方所提供的牽引系統,其中1123號車為城軌永磁同步牽引系統試驗車[1]。針對露天段冬季降水結冰的問題,每節車都裝備一套撒砂裝置,以增加軌面粘著係數,防止打滑。
Remove ads
沿革
201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環渤海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進行了批覆,其後考慮到城市聯繫增加的需要,通過《山東省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補充報告》增加了包括青島至海陽城際軌道交通在內的三條路線的規劃。2013年6月28日,大田路機廠動工,標誌著11號線正式開工建設;10月28日,嶗山隧道舉行開工儀式。2015年8月16日,開始鋪軌;12月7日15時,溫泉東站封頂,為全線首個封頂的車站;12月26日,嶗山隧道貫通。2016年11月12日10時15分,11號線一期地下段4站5區間全部貫通。2017年8月16日,全線U梁架設貫通;9月30日上午,11號線一期全線軌通;9月29日,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11號線一期計畫共計24列車的到段任務;10月底,11號線一期完成全線的電通和通訊通。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3月30日空載試運轉。4月3日,經評審,11號線一期工程已具備試營運基本條件。4月13日至16日開展市民試乘體驗活動,23日開通試營運。
Remove ads
路線圖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