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春之歌 (1959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春之歌》是中國大陸195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由女作家楊沫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本片攝製於1958年,1959年初拍攝完畢,同年上映,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
![]() |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14年1月20日) |
這部電影於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公映,獲得熱烈反響。《青春之歌》該片在中國上映後反響熱烈,在日本亦受到廣泛關注。1960年5月26日至7月31日,《青春之歌》在日本多個城市 東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廣島、福岡、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場,並獲得觀眾關注。部分日本青年將林道靜視為理想生活與事業選擇的榜樣。
Remove ads
故事情節
林道靜生於北平的一個大戶人家,父親有名望也有財產,生母是被霸占的佃戶之女。中學畢業後,養母逼她嫁給胡局長,道靜不從,遂離家出走。道靜到了北戴河,無處可去,被一個校長挽留。後來她偶然得知校長原來別有所圖,準備投海自盡,這時遇到了一名熱情的青年——余永澤。
永澤將道靜安排在小學作教員後,回到北大念書。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道靜遇到了愛國學生盧嘉川。不久,嘉川南下參加抗日活動。道靜回到北平,與永澤住到一起。慢慢的,道靜被繁瑣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更無暇學習。在同寓所白麗萍的房間,道靜與嘉川重逢。道靜恢復了青春,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嚮往革命。永澤不滿道靜的變化,更在嘉川落入敵手後拒絕救助致其犧牲。道靜終於同永澤決裂。
道靜開始散發各種傳單,由於叛徒戴愉告密而被捕。特務胡夢安逼迫道靜嫁給自己。在朋友幫助下,道靜終於逃脫,來到定縣開展工作,遇到共產黨員江華。戴愉再次出現,道靜和江華先後撤至北平。
道靜再次被捕,慘遭毒打。出獄後,在林紅的鼓勵下,道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於抗日救亡的洪流。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