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春禁忌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春禁忌遊戲》(俄語:Дорогая Елена Сергеевна,直譯為《親愛的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是一部1988年上映的蘇聯劇情片,由埃利達爾·梁贊諾夫執導,改編自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婭的同名舞台劇。劇本創作於1981年[1]。影片講述了一群現代青少年與女教師展開殘酷心理博弈的故事[2]。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節奏"創作聯盟攝製,1987年9月至10月間僅用22天完成拍攝[3][1][4]。影片於1988年4月12日公映[5]。
劇情
十年級畢業班的四名學生以慶生為名拜訪數學教師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然而他們別有用心——企圖獲取保險柜鑰匙修改期末考卷。每個學生都帶著看似合理的藉口:沃洛佳需要高分進入國際關係學院;帕維爾渴望通過軍校體檢;維佳想擺脫酗酒父親的控制;唯一女生拉拉則懷有隱秘情愫。隨著夜幕降臨,單純的拜訪演變成殘酷的心理攻防戰,師生價值觀激烈碰撞,最終演變成暴力衝突。當黎明來臨,這場沒有贏家的較量以悲劇收場,折射出蘇聯末期青年一代的道德危機。
演員表
- 瑪麗娜·涅約洛娃 飾 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
- 娜塔莉婭·舒金娜 飾 拉拉
- 德米特里·馬里亞諾夫 飾 帕維爾(配音:安德烈·塔什科夫)
- 費奧多爾·杜納耶夫斯基 飾 維克多·舍甫琴科
- 安德烈·季霍米羅夫 飾 沃洛佳(配音:奧列格·緬希科夫)
- 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飾 抱怨音樂聲擾鄰的鄰居
製作團隊
- 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 編劇: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婭、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 攝影:瓦季姆·阿利索夫
- 美術:亞歷山大·鮑里索夫
- 音效:謝苗·利特維諾夫
- 音樂:謝爾蓋·斯克里普卡
- 服裝設計:娜塔莉婭·伊萬諾娃
製作背景
導演梁贊諾夫在1980年代初讀到拉祖莫夫斯卡婭的劇本後深受震撼。儘管當時已獲得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廠長尼古拉·西佐夫的拍攝許可,但因尤里·安德羅波夫上台後的政治環境變化項目被叫停。直到1987年10月,在審查制度鬆動但仍存在的背景下,影片以《最後一考》為暫定名開拍。全部拍攝僅耗時22天[4]。
選角方面,瑪麗娜·涅約洛娃是首位確定的主演。其他年輕角色多數從在校生中遴選,其中娜塔莉婭·舒金娜是真正的十年級學生。據舒金娜回憶,梁贊諾夫在拍攝時常將劇中角色特質投射到演員身上,甚至出現過激烈爭執[4]。
開場游泳戲為臨時加拍,與劇中六月天氣不同,拍攝時是十月寒冬,演員們不得不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泳池拍攝特寫,外景取自莫斯科克拉夫琴科大街附近的烏達爾措夫池塘。
原聲音樂
影片音樂由謝爾蓋·斯克里普卡統籌,包含多首時代金曲:
- 《鬥牛士》 - 搖滾樂隊阿麗婭樂隊(作曲:亞歷山大·格拉諾夫斯基,作詞:瑪格麗塔·普希金娜)
- 《只有你和我》 - 弗拉基米爾·庫茲明(詞曲演唱)
- 《快樂時光》 - 組合羅德尼克
- 梁贊諾夫前作《為可憐的驃騎兵說句話》中安德烈·彼得羅夫創作的華爾茲
- 電視片段出現AVIA樂隊的《我不愛你》音樂錄影
社會反響
《電影放映員》雜誌1988年9月刊載影評人娜塔莉婭·米洛謝爾多娃文章,認為梁贊諾夫成功介入了關於蘇聯青年價值觀的公共討論。文章指出,停滯時代的放任政策催生了年輕一代的信仰危機,這種道德淪喪使老一輩震驚[6]。
《電影觀眾之友》1988年10月號中,影評人塔季揚娜·赫洛普良金娜強調,拉祖莫夫斯卡婭早在1980年代初就通過該劇預警了新一代與教育體系的信任危機。她指出,影片揭示了在理想主義外殼下,蘇聯青年早已深陷價值虛無[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