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英語: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States,縮寫ACP),簡稱「非加太」,是一個國家集團(截至2008年有79個成員:48個非洲成員,16個加勒比成員,以及15個太平洋成員),1975年通過《喬治城協定》成立。該集團的主要目標是在其成員國中推進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並且促進其成員國在世界經濟中進一步一體化。除古巴外,所有成員國都與歐洲聯盟簽訂了《科托努協定》。
《科托努協定》於2000年6月在貝南科托努簽訂。該協定是《洛梅公約》的後繼者。它與《洛梅公約》的一個最大區別是其夥伴關係擴大至新行動者如市民社會,私營部門,工會和地方當局。這些將被包括在協商和國家發展戰略規劃中,從而獲得財政資源,並包括在規劃的實施中。
許多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是非加太國家;《洛梅公約》於1995年在模里西斯進行了第4次修訂,給予該協定中的島嶼國家以特別關照。
Remove ads
非加太國家列表

加勒比集團
東部和南部非洲集團
太平洋集團
西部非洲集團
南部非洲集團
中部非洲集團
東部非洲集團
非洲非加太國家通過5個EPA(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s,EPA)集團[1](西部非洲,CEMAC,SADC,EAC,東部和南部非洲)同歐盟達成協議。相關的歐盟OCT有:馬約特(東部和南部非洲[來源請求]);相關的歐盟外延地區(outermost region)有:留尼旺(東部和南部非洲[來源請求]),加那利群島(西部非洲[來源請求]),馬德拉(西部非洲[來源請求]),亞速群島(西部非洲[來源請求])。
"SADC集團"
"EAC集團" "東部和南部非洲集團"(COMESA相關) |
"CEMAC加聖多美普林西比、剛果民主共和國集團"(ECCAS相關) |
Remove ads
加勒比共同體的所有國家加多明尼加共和國集團與歐盟達成加勒比論壇EPA。相關的歐盟OCT有:阿魯巴,百慕達[2],英屬維京群島,荷屬安地列斯,安圭拉,開曼群島,土克凱可群島,蒙哲臘[3];相關的歐盟外延地區有:瓜德羅普,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聖馬丁,聖巴泰勒米。
太平洋島國論壇集團的所有國家與歐盟達成太平洋EPA。相關的歐盟OCT有: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法屬玻里尼西亞,皮特肯群島。[3]
在這一地區有歐盟的OCT聖赫勒拿和福克蘭群島,但沒有ACP國家。[3]然而聖赫勒拿正在發展與SADC EPA集團的聯繫。[4]
無人居住的歐盟OCT並不參加地區一體化,也不從歐盟接受發展資金。
特殊命名
條約的附件VI列出了如下命名:
安哥拉
貝南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中非
查德
葛摩
剛果民主共和國
吉布地
厄利垂亞
衣索比亞
甘比亞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海地
吉里巴斯
賴索托
賴比瑞亞
馬達加斯加
馬拉威
馬利
茅利塔尼亞
莫三比克
尼日
盧安達
聖多美普林西比
獅子山
索羅門群島
索馬利亞
蘇丹
坦尚尼亞
吐瓦魯
多哥
烏干達
萬那杜
尚比亞
最不發達OCT如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