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洲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13億人,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19年)。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更加劇了冷戰衝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到2050年,預計西非,特別是東非,中非和南部非洲的GDP總量將達到29兆美元。
人口: | 1,429,244,522人(2023)[1] |
gdp(ppp): | US$ 8.9兆(2023)[2] |
gdp(現價美金): | $2.99兆 (2023)[3] |
人均gdp(ppp): | $6,360(2023)[4] |
人均gdp(現價美金): | $2,140 (2023)[5] |
每年人均 GDP增幅: | 3.7% (2023)[6] |
頭10%最高收入人口佔總gdp比率: | 44.7% |
百萬富翁人數 (US$): | 0.1 百萬 (0.01%) |
日收入 低於1美金人口: |
36.2% |
外債佔 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60.7% (1998) 25.5% (2007) IMF |
償還外債 佔 GDP的比重 |
4.2% 3.0% (2007) IMF |
外國援助 收入 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3.2% (2001) |
女性收入比率(估計) |
男性的51.8% |
*Numbers from the UNDP and AfDB. | |
![]() | |
edit |

2013年3月,非洲被確定為世界上有人居住中最貧窮的大陸:非洲的GDP總量僅占美國GDP的三分之一;但是,世界銀行預計,如果當前的增長率持續下去,到2025年,大多數非洲國家將達到「中等收入」狀態(定義為每人每年收入至少1,000美元)。近期的數據顯示部分非洲大陸正在經歷快速的增長。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已接近全球經濟增長的比率。在經濟發展最快的非洲國家甚至出現了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情況。在2007年,增長速度最高的國家包括茅利塔尼亞19.8%、安哥拉17.6%、蘇丹9.6%、莫三比克7.9%和馬拉威7.8%。非洲開發銀行預計非洲各國2018年的平均增長率為4.3%。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非洲國家的增長率為6%或更高,另外40%的國家每年以4%至6%的速度增長。
許多國際機構對非洲經濟的高速增長與現代化越來越有興趣,幾位國際商業觀察家也將非洲稱為世界的未來經濟增長引擎。
Remove ads
貿易增長
隨著貿易的增長,豐富的資源和人力資源,非洲經濟有望在未來繼續表現得更好。非洲的消費階層也正在興起,並且有望保持蓬勃發展。非洲約有9000萬人的家庭收入超過5,000美元,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將其收入的一半以上用於可支配支出而非必需品。到2020年,這個數字可能達到1.28億。
2013年7月,美國宣布了一項70億美元的計劃,以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並與非洲各國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區域差異
雖然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中沒有任何非洲國家加入了已開發國家之列,但整個非洲並非完全的貧窮不堪,而在財富方面也有很大的變數。在非洲北邊的阿拉伯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和歐洲及中東等已開發國家經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而南非是目前非洲最富有的國家,無論是在國內生產總值,或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是全非洲最高的。在它鄰近的國家也能從中分享南非的財富。一些細小但石油藏量豐富的國家如加彭和赤道幾內亞,也加入在非洲10個最富有的國家之列。
南北兩端大陸經濟較撒哈拉以南非洲為高,在熱帶的東非地區,因其擁有數量可觀的印度移民和白人移民,使其貿易和發展較其他地方快,因而較其他地方富裕及穩定。一些群島如塞席爾群島、留尼旺、模里西斯和維德角,也較內陸國家富裕,但較不穩定的葛摩經濟則依然很差。
最貧窮的國家是那些正處於內戰或剛剛擺脫內戰的國家。其中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獅子山和蒲隆地。近來,最貧窮的地區一直是非洲之角,雖然在歷史上,該地區曾經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富有的地方。特別是衣索比亞,它在經濟方面曾有一段長時間的成功。這些國家內部充滿了相當多的變數,城市地區,尤其是實行資本主義的城市,一般都比農村地區富裕。社會不平等現象在非洲國家十分明顯,上層階級收入大大高於社會中的多數人口。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