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洲金織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金織雀
Remove ads

非洲金織雀 (Ploceus xanthops), 又名非洲織雀東非織巢鳥。是織布文鳥科的一種鳥類。[2][3] 其英文俗名(Holub's golden weaver)是為了紀念捷克博物學家埃米爾·霍盧布[4] 它們的分佈範圍從加彭烏干達肯亞,南至納米比亞北部、波札那北部和南非東部。[1] 它們的頭部呈現黃色,眼睛為淡黃色。[5] 壽命為四年。[6] 它們通常的叫聲像是「chichi-chichi-chi-squirr ski-wee」,但不同地區會有一些變化,有些聯絡聲會是短促的「chirp」。[5]

快速預覽 非洲金織雀,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描述

雄性和雌性區別在於雄性擁有全黃的頭部、鮮豔的綠黃色身體,以及從下巴延伸到上胸部的一抹橙色。雌性的顏色較黯淡,只有前額有黃色。雄性和雌性有一些相似的特徵,上半部分翅膀是暗棕色,下半部分則帶有黃色。它們擁有淡黃色的眼睛、黑色的喙和粉紅色的腿。年幼的鳥隻呈黯淡的橄欖色,只有尾巴、下巴和喉部有黃色。它們的眼睛是深棕色,喙則是淺棕色。[5]

分佈與棲地

它們生活在超過16個國家,包括安哥拉波札那蒲隆地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史瓦帝尼加彭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盧安達南非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它們生活在內陸淡水區域,包括森林稀樹草原灌木叢草原濕地[6] 它們覆蓋多種棲地,包括高草叢生的灌木區域,也可以在森林邊緣或溪流旁找到。從南非東部到安哥拉西部的沿海地區也有分佈。由於研究不足,假設它們是定居性生活。它們生活在海拔1,200至2,300米的地區。[5] 它們不會隨季節遷徙,最遠的移動距離記錄為十公里。[5][6]

行為與生態

飲食

非洲金織雀是雜食性動物,牠們的飲食包括無脊椎動物、水果、種子和花蜜。昆蟲包括甲蟲幼蟲、白蟻蚱蜢螳螂蜘蛛。水果包括番石榴無花果rhus pyroides的果實。種子來自草種及外來針葉植物,花蜜來自車漆刺桐。它們有時也會吃花瓣。[5]

繁殖

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的配偶,繁殖時間在1月至4月之間,但在南非、尚比亞和馬拉威,最早可從9月開始。繁殖發生在由兩到三隻有領地的雄性鳥組成的群落中。雄鳥會在雌鳥旁棲息,做出特定動作並唱出拉長的歌(改變音頻信號的速度或持續時間而不影響音高)。雄鳥建造的巢位於離地兩到兩米半高的高灌木或蘆葦上,通常是在水上方,雌鳥負責做內襯。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褐背火雀白領綠背織雀橙腹梅花雀的舊巢。它們每窩產下一到三枚卵,顏色從純粉色、藍色或白色到帶有紅色和淡紫色斑點不等。孵化期為十四到十五天,孵化後它們會在巢中待十九到二十二天,由雙親餵養。[5]

現狀與保育

截至2024年,它們並未受到全球威脅。[5] 雖然數量比群居鳥類少得多,但其族群趨勢穩定,且分佈範圍廣泛,因此不被認為會面臨滅絕的危險。[5][6] 它們存在於整個分佈區內的保護區中。[5] 目前沒有野外成熟個體數量的研究。[6]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