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韋佳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韋佳德
Remove ads

莫冉義大利語Riccardo Moratto,1985年12月4日 ),筆名韋佳德,是義大利漢學家、翻譯家,於2013年在台灣師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正教授,[1] 並且是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2]他曾在許多大學任客座教授,也是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澳門翻譯協會榮譽會員、世界翻譯教育聯盟主席助理、歐洲翻譯研究學會會員及歐洲漢學學會會員。2021年,入選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專家學會(CIOL)會士(Fellow)。[3]莫冉亦擔任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榮譽客座教授、義大利威尼斯大學特聘專家、山東大學訪問學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榮譽兼職研究員。

快速預覽 莫冉, 本名 ...

莫冉是臺灣師範大學首位獲得翻譯博士學位之外籍人士,而且也是第一位在大中華地區聘為翻譯學正教授的義大利人。[4]其研究領域包括筆譯與口譯研究、中國口譯史、社區口譯、手語傳譯、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經典外譯、華語文學之中外翻譯等領域。

莫冉曾以「韋佳德」之名擔任臺灣電視臺的主持人及演說家,但自從2019年4月參加義大利電視臺節目而引發爭議後,他便不再出現於任何螢光幕之前,轉而回歸翻譯學專業的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

Remove ads

早年經歷

韋佳德在1985年12月4日出生於義大利皮奧恩比諾。1996年在當地「Alessandro Manzoni」初中就讀。1997和1998連續兩年在由皮翁比諾的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語言學校舉辦的英法德語區的語言競賽中獲得第一名[5]

2004年,韋佳德在羅馬修讀語言學,他修讀中文課程來增進自己的中文能力和了解中華文化[6]。2006年,韋佳德前往挪威卑爾根留學並且與社會語言學家Karol Janicki教授合作做研究[7]

2007年7月9日,韋佳德以優異成績通過大學論文答辯,答辯題目為「運用生成語法用來分析中文句法」。2007年秋天,韋佳德進入博洛尼亞大學的會議同聲口譯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花了21個月於2009年7月9日以最高的分數畢業並獲得了學位。答辯題目為 「中-義同步口譯教學之研究」。[8]

2008年,韋佳德得到了一筆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提供去中華民國台北進行研究的獎學金[9]。2009年,韋佳德獲得一筆由義大利外交部提供去中國大陸進修一年的獎學金[10]。他在2010年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開始進行博士研究計劃,是第一位招考錄取的外籍生。他於2012年12月14日取得博士學位。

Remove ads

教學經歷

莫冉在2009年至2013年於輔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11][12],2009年起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兼任客座教授。2011至今於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13][12]。2013年至2015年於臺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2013年至今於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實踐大學兼任助理教授[14][15][16][12]並且在2016年至今於高雄文藻外語大學兼任客座教授。他同時從事口筆譯工作,翻譯過胡適郭敬明、陳浩基、紀蔚然等學家的著作[17]

莫冉曾在湖南師範大學[18]輔仁大學實踐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任教。他在翻譯學、漢學、中國文學翻譯等領域發表過數十篇研究成果,並撰寫兩本中文散文書、二十本以上譯著、兩本合編教科書(高等院校英語專業21世紀課程教材)。他有多篇文章收錄於Springer、Routledge等國際著名學術出版社的論文專輯,並在各種專業雜誌、會議論文集、編著和國際領先的索引期刊上發表過文章。[19]莫冉曾擔任多個翻譯學、語言學、文化研究著名國際期刊評審專家、編委及審稿人,同時從事翻譯實踐、翻譯學術工作十五年,並曾翻譯諸多現當代著名作家的華文文學作品。他也在許多國內外著名大學當過客座或訪問教授,且於2019任第八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華中賽區湖南選拔賽中榮獲特等獎學生之導師, 並於2020擔任中國視頻譯製大賽評審專家及中歐國際文學節主持人。[20]

Remove ads

演藝經歷

韋佳德曾在義大利羅馬多音合唱團擔任假聲男高音,並在樂隊Galantara演奏鋼琴單簧管與打鼓[21]

2012至2013年,韋佳德為飛馬娛樂旗下藝人,現身為藝騰娛樂旗下的藝人。開始擔任主持人、演戲方面的工作,也出席各電視台綜藝節目。2016年,韋佳德成為在亞洲主持電視節目的第一位義大利人[22]

電視節目康熙來了》和《命運好好玩》中,韋佳德解釋自己名字的來源:「韋佳德這個名字詮釋中國文化的精髓。韋是『韋馱』,是一位羅漢;佳者道之行,亦即師法自然;德乃儒家思想。因此韋佳德這名字綜合儒道釋三家的大法。」

作品

節目主持

  • 國民漢字須知 (2016.01.06-2017.08.27)
  • 韋佳德面對面 (2017.12.02-2018.10.29)

微電影

更多資訊 日期, 微電影 ...

專訪

  • 遠見雜誌 Global Views Monthly 前進的動力:自信又熱情,韋佳德寧丟教職也要表演前 [23]
  • 中天新聞專訪 CTi News Exclusive Interview 老外身體「台灣魂」琴棋書畫中國通 [24]
  • 2015.12.12 在台灣站起 大愛電視台 專訪 + 紀錄片 [25]

出版作品

書籍

更多資訊 年份, 書名 ...

專書

更多資訊 年份, 書名 ...
Remove ads

編著

更多資訊 年份, 書名 ...
Remove ads

翻譯作品

更多資訊 年份, 書名 ...

爭議事件

2019年4月,韋佳德登上義大利當地節目《Italia si》,分享其在華人文化圈生活的故事。事後韋佳德於臉書轉發其「帶台灣走上國際舞台是我的榮幸」報導。節目中多次使用Cina(中國, 中華, 華人)一詞,並稱讚中華文化及包容開放的態度,亦談及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對此,台灣網民指出,韋雖生活在台灣,卻多次使用Cina稱呼,因而引起批評。[26]韋佳德隨後刪文並澄清,Cina指大中華地區,也包括台灣,並說明在現場直播的節目中,自己只是在附和主持人。最後韋表示,自己始終熱愛中華文化,今後將謹言慎行。[27]事件後,韋佳德全面消失於台灣的演藝圈。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