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音韻闡微
清代韻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容主旨
《音韻闡微》共分18卷,收錄16000字,於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刊印武英殿刻本。書中所錄漢字類依《平水韻》分爲106韻部,同一韻內再依「三十六字母」牙、舌、脣、齒、喉聲母序排列,聲韻母組合中又分韻等而得讀音。[註 1]每字先註《廣韻》反切,再註《集韻》反切,然後註上本書的新反切,最後加上扼要釋義。[1]
本書的新反切,乃「合聲」之法,使用者可以把切上字與切下字急讀,即容易地得出讀音。例如「東」字,《廣韻》是「德紅切」,《集韻》是「都籠切」,本書改爲「都翁切」合聲,方便使用者急讀切語中的二字。此合聲法受滿文12字頭拼音方法之啟示而生,切語上下字盡量聲韻和諧。[2]
註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