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項燕

楚國貴族及將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項燕(?—前223年),羋姓(一說姬姓),楚國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宿城區)人。戰國末期楚國公族大將軍,是抗將領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在秦滅楚之戰中,項燕曾大敗秦將李信,但不久之後被王翦擊破,兵敗自殺

快速預覽 項燕, 本名 ...

項燕體恤士卒,在楚國深受民眾愛戴。楚國瀕臨滅亡之際,他臨危受命肩負起保衛社稷之責,雖最終戰敗身死,但其大無畏的抗爭精神可歌可泣,影響了後世陳勝吳廣起義反秦活動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項燕出身於楚國項氏一族。據《史記》記載,項氏因封地項(今河南項城市東北)得氏,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1]

秦滅楚戰爭及項燕敗亡

前225年,秦將李信秦王委以重任,與蒙恬各率秦軍一部,分兵南下攻打楚國。接連獲勝後,兩隊人馬準備在城父(今安徽亳州市東南)會師。這時,項燕率領楚軍奮起反擊。他們尾隨在秦軍後面,一口氣不休息地追了三天三夜,結果大破李信部隊,攻入李信的兩個軍營,殺死他的七個都尉,打得秦軍大敗而走。

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60萬大軍進攻楚國,王翦採用了堅守不出的戰術,導致項燕防備鬆懈之後偷襲項燕軍,大破楚軍,攻下楚國首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項燕敗退至蘄南[2](今安徽宿縣東,又說今湖北蘄春西北),立昌平君為楚王。

次年,王翦追擊楚軍,項燕為王翦所圍逼而自殺,楚敗亡。

家庭

後世影響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戍卒陳勝吳廣等被徵調前往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中途遇阻,意欲舉事反秦。陳勝認為,公子扶蘇賢德,但少有人知道他已死;項燕原是楚國的將軍,多次立功,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其下落也有不同說法。於是,陳勝、吳廣等人假冒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舉行起義,拉開了反秦序幕。

項燕的抗秦之舉在其後代得到了延續。其子項梁在會稽郡(今江蘇蘇州)起兵,舉起反秦大旗。其孫項羽更是成為秦末反秦諸侯的領袖,消滅了秦軍主力。

歷史評價

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陳勝評)[3]

項燕以名將之賢,不能當秦之暴。(劉克莊評)[4]

項燕為楚名將,燕不死,楚不滅。(梁玉繩評)[5]

項燕之才不下謝玄。(魏源評)

當其先以秦之強,王翦為宿將,非空國中甲士至六十萬不敢過而涉其境。即城父一戰,罄三日夜之力大敗兩將軍二十萬乘勝之師,轉敗而為勝,不可謂非猛將。然以王翦之堅壁息士,秦軍之投石超距,將軍數挑戰不得,引兵而東,何即被破於蘄南而殺其身。今夫人動我靜,人勞我逸,人竭我盈,皆兵法也。古來大將,未嘗不讀書,將軍未聞學問,故瞢於此而敗。(李壽蓉評)[6]

雖淖齒亡齊,田單迎法章於莒邑;負芻見虜,項燕立昌平於淮南。而或敗死無成,或倖(xìng)於一勝。秉誼雖固,抱器未優。(皮錫瑞評)[7]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