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讓它去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讓它去吧
Remove ads

讓它去吧[1][2](英語:Let It Be)又稱為《讓它去》,是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發布的第十二張專輯,亦是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由製作人菲爾·斯佩克特監製。1970年5月8日,在樂團拆夥的一個月後,蘋果唱片於英國發行[3],十天之後於美國發行這專輯[4]。大部份的歌曲灌錄於1969年1月,在《艾比路》專輯的錄製和發布之前,基於這個原因,一些歌迷和評論家認為:《艾比路》才是樂團的最後一張專輯,《讓它去吧》應該是倒數第二。[5]

快速預覽 讓它去吧 Let It Be, 披頭四的錄音室專輯 ...
Remove ads

背景

1968年年末,披頭四放棄了現場表演兩年多後,保羅·麥卡尼渴望樂團重返舞台表演。當年的《白色專輯》(英語The White Album)錄音環節已經看到隊員間一些嚴重的爭論,和逐漸趨向緊張的關係。麥卡尼認為樂隊因為多年沒有作現場演奏,已失去凝聚力;在錄音室工作偏向於個人發揮及運用複雜的音樂編排,而不是以樂團作為一個群體,有需要重新振作。[6]

策劃

這張專輯原本定名為《回來》(英語Get Back),錄音製作於1969年1月2日開始在特威克南電影工作室進行,計劃會成為紀錄片一部份,顯示披頭四準備返回舞台表演。這個項目由樂隊成員保羅·麥卡尼策劃,但綵排拍攝並不順利,隊員之間產生磨擦,導致喬治·哈里森的臨時離隊[7],後來披頭四撤離特威克南電影工作室。在哈里森歸隊之後,於1969年1月22日在蘋果錄音室重新開始工作,並在客席樂手Billy Preston的幫助下,完成了所有錄音。單曲《I Me Mine》是披頭四最後灌錄的歌曲,於1970年1月3日在艾比路錄音室完成[8]

錄製

《Let It Be》專輯大部分錄音工作開始於上一張專輯《Abbey Road》發行前的1969年1月,在所有錄音完成之後,對於每首歌曲一遍又一遍的重複錄製,產生很多不同的版本。四位隊員都沒有意欲在當中挑選最好的放進專輯內。它的混音及編排首先交給製作人Glyn John,但他們不喜歡這個版本,不久之後,再交到唱片監製菲爾·斯佩克特手中。最終在1970年5月8日,樂隊解散一個月之後[9],專輯才以「Let it Be」(讓它去)為名推出。

排行榜

《Let It Be》專輯在《滾石雜誌》於2003年發布的「五百大專輯」名單中排行第86位[10]。然而,在《滾石》2012年的版本,則調整至第392位[11]。這專輯在美國英國皆打上排行榜冠軍位置;而單曲《Get Back》、《Let It Be》及《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亦登上排行榜榜首[12]。《Let It Be... Naked》專輯發布於2003年,是《Let It Be》專輯的另一個版本,它棄用大部分斯佩克特的製作,並起用一些不同版本的歌曲[13]

專輯曲目

更多資訊 順序, 歌名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