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頭份福德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頭份福德祠map
Remove ads

24.685544°N 120.910470°E / 24.685544; 120.910470

快速預覽 頭份福德祠, 基本資訊 ...

頭份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苗栗縣頭份市仁愛里的土地祠,其土地神稱為「頭份大伯公」。

沿革

此廟香火為光緒十一年(1885年)間由來臺灣開採樟腦的粵籍人士攜入頭份[1],原為一顆石頭[2],安奉在中山路的茄苳樹旁[3]。與一旁的頭份石爺廟、頭份義民廟為當地信仰中心[4]。學者陳運棟指出,此處舊地名叫「枋坪」,有中港溪支流河道番仔圳流經,為上游漂運木材枋料上岸之處,因北銜北勢街,南通南勢街,也為頭份陸運要衝、商旅聚集之所[5]

1967年地方人士發起建祠,並雕塑伯公、伯婆神像[2][3]

2006年1月10日成立改建委員會[4],主委徐耀昌[2][6],計畫將原先建坪20幾坪擴大成三間過道式廟宇格局[4],並合併頭份石爺廟[6]。改建委員會並赴苗栗城隍廟,求得土地神留任文疏,同年5月8日出火安座時上告天庭[1]。6月1日舉行改建興工動土大典[7]。同月8日以擲筊方式擇定營建包商,包商多達10家,由徐德恩以12支聖筊勝出,打折以666萬元承接[2]。 廟方請越南工匠以墨西哥玉石雕刻,包括採坐姿重約2.5公噸的土地公、土地婆、石母娘娘,和站姿重約1噸餘的月下老人,在2007年12月31日進行神像遊街[6]

2009年1月15日進行登龕安座大典[8]。2011年1月9日竣工[9],落成後因佔地80坪成為頭份規模最大的福德祠[9]

Remove ads

祭祀

Thumb
頭份福德祠茄苳樹

頭份福德祠的土地神為枋坪一帶的庄頭伯公,信眾包括連頭份上公園一帶的三姓埔、埤肚、上發著所、打醮坪、以及下公園一帶的組合背、北圳底、鹽館前、市場尾、河背路、井頭下、下發著所等處,也都涵蓋在內[5]。在頭份的土地神中地位最高[4],廟也稱為「頭份大伯公廟」[9]

過去此廟的石母被視為石爺,關於石頭從何而來,有說是當年唐山石匠師傅所遺,也有說信徒自河邊撿來酷似人身的石像供奉安放在此廟茄苳樹下,2003年5月,管委會正名為「頭份石母娘娘」[10]。農曆四月初七,為該石母娘娘誕辰,廟方會發放紅蛋給前往祭拜的孩童[3]。2003年報導,管委會主委林垣輝表示估計全鎮至少有五分之一孩童作石母的契子[10]

當地仁愛里長張家聲自2002年5月發願,固定打掃頭份福德祠、頭份義民廟、渡船伯公、田頭伯公、楊統領廟及寶山鄉的一座伯公廟[11]

因是當地重要信仰中心,每逢初一、十五或重要節慶時,祠內香煙彌漫,於是廟方配合環保局裝設細懸浮微粒監測設施,當PM2.5超過濃度值75ppm螢幕即會亮紅燈警示。為苗栗最先安裝PM2.5監測設施的廟宇。[12]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