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頭城韋馱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韋馱廟原為頭城鎮福德坑溪畔的單開磚造平脊式廟宇[1]。相傳九股山吉祥寺的意妙法師有次下山採買,回途遇到福德坑溪溪水暴漲,便先歇腳中途在韋馱廟,之後他就起了將此廟要擴大的心願[2]。1951年,九股山吉祥寺第三任主持源淨法師與母親德貴上人、徒弟意妙法師,將韋馱廟改建為鋼筋水泥平房[1]。寺址登記在吉祥路320號[3]。

1958年,韋馱廟以「頭城韋馱院」登記為九股山吉祥寺名下資產[1]。隨後,歐珀颱風,頭城韋馱院遭後方山上的大樹壓毀[2]。1975年,意妙法師接任九股山吉祥寺第四任主持,擴展寺務[4]。1986年,頭城韋馱院在意妙法師與徒弟香定法師募資下,進行重建[2]。具有康灧泉所寫「三洲感應」匾、余俊賢所贈的寺名匾[4]。
九股山吉祥寺第四任主持意妙法師去世後,寺務衰退[4]。頭城韋馱院曾在2014年閉門,直到2023年在拔雅里里長及地方仕紳協議下重興修繕,於2024年農曆年正月初一重啟[5]。寺務改由鎮代等地方人士協助管理[3]。
Remove ads
祭祀
在2005年報導,頭城韋馱院已被認為是全臺灣唯一以韋陀菩薩為主寺的廟宇[2]。逢農曆六月初三韋馱菩薩佛辰,地方會禮請法師前來主持法會活動[1]。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