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顏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顏協(491年—539年),字子和,琅邪臨沂人[1][2],南北朝南梁官員與文學家。
顏協的七世祖顏含是東晉侍中、國子祭酒、西平靖侯,父親顏見遠則是南齊兼御史中丞[1][2]。他年幼失去雙親,給舅父一家養育;少年就以有才識度量著名,閱讀不同書籍,擅長隸草飛白。吳郡人范懷約懂得隸書,他向范懷約學習,臨摹得幾乎一樣,荊楚的石碑都由顏協書寫;其時會稽謝善勛了解秦朝八體和漢朝六文,方寸能寫出千字;京兆人韋仲善於飛白,三人都在湘東王府,謝善勛任官錄事參軍,韋仲任官中兵參軍。顏協雖然清貧,但仍注重儀表,不用馬車不會出遊,最初任職湘東王國常侍,又兼任王府記室,湘東王蕭繹出鎮荊州,顏協轉正任記室[3][4]。當時吳郡顧協也在藩邸,和顏協同名,才學不相伯仲,在府內稱為「二協」。舅父陳郡謝暕去世,他以舅父有養育之恩,用伯叔禮儀服喪,被人說是看重舅父;他又感慨家門從事義事,不追求名望,多次辭讓擢用留在藩府。大同五年(539年)他去世,虛歲四十二。蕭繹十分嘆惜,寫作《懷舊詩》感傷他的逝世,其中一章寫道:「弘都多雅度,信乃含賓實。鴻漸殊未昇,上才淹下秩。」顏協撰寫的《晉仙傳》五篇、《日月災異圖》兩卷都因火災散失[5][6]。
Remove ads
家族
引用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