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顧鼎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顧鼎臣(1473年—1540年),初名顧仝,字九和,號未齋、味齋,諡文康,直隸崑山縣(今江蘇崑山市)人。明朝狀元、官員、書法家。
生平
生於成化九年(1473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辛酉科應天府鄉試第八十六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會試第五十五名,殿試高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年間,任左諭德。擅長青詞,撰「步虛詞」七章,受到「優詔褒答」,得以入閣,歷官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禮部尚書,嘉靖十七年(1538年)八月,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不久加少保、太子太傅、進武英殿大學士。時人稱「青詞宰相」[1]。嘉靖十九年(1540年)逝世,享年六十八,追贈太保銜,諡文康[2]。曾擁有《清明上河圖》。
著作
工書法,似趙孟頫。著有《醫眼方論》一卷,《經驗方》一卷。
家族
曾祖顧大本。祖顧良。父顧恂,遇例壽官。嫡母吳氏,生母楊氏。具慶下。兄顧式,府經歷;顧宜之,封監察御史。顧鼎臣四子:長子履方,舉鄉薦;履祥、履貞、履吉。孫男謙亨,尚寶司丞;次謙益。曾孫咸和、咸平、咸康。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