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預定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預定論(Predestination)在神學中是指所有事件都由上帝意志所決定,特別是關於個人靈魂的最終命運。[1]這一教義通常涉及自由意志的悖論,即上帝的全知似乎與人類的自由意志不相容。預定論經常被視為宗教決定論的一種形式。

歷史
一些學者認為《以諾書》包含一種決定論的世界觀,與二元論結合。[2]《禧年書》似乎將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相結合。便·西拉則強調自由意志,認為上帝允許人類在善與惡之間做出選擇。[3]
學者對一世紀猶太教的預定觀點存在分歧。約瑟夫斯記載了三個主要猶太教派別對此問題的不同看法。保羅在《羅馬書》8-11章中探討了預定的問題,特別是羅馬書8:28-30節,被解釋為上帝選擇特定的人得救。[4]}}學者們對此段經文有不同的詮釋,有人認為這僅與服務有關,而非救贖。[5]
奧古斯丁在早期認為預定是基於上帝對個人功勳的預知,但後來他改變了觀點,認為信仰是上帝恩典的結果,而非人類行為的獎勵。[6]奧古斯丁的觀點引發了爭議,一些學者如艾克蘭的朱利安認為他主張雙重預定,即上帝選擇一些人得救,同時也選擇一些人受罰。[7]
托馬斯·阿奎那認為上帝的預定僅基於他的善良,而非受造物的善行。他主張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完全對自己的罪行負責。[8]奧卡姆則認為上帝的預定是基於對人類選擇的預見。[9]
約翰·喀爾文主張雙重預定,即上帝預定某些人得救,另一些人注定受罰。他認為,儘管上帝預定了罪人的命運,但罪人的罪行是其受罰的原因,而救贖完全是上帝的恩典。此外,其他宗教改革者如茨溫利也持有雙重預定的觀點。
基督教各教派的觀點
羅馬天主教教導預定論,但不否認自由意志。天主教教義認為,上帝在預定中包含了每個人對其恩典的自由回應。奧古斯丁的教義對天主教的預定論有深遠影響,他強調上帝的聖寵引導人們行善。[11]
喀爾文主義主張無條件選擇和雙重預定,認為上帝根據自己的意志選擇得救者和受罰者。
預定論的類型
伊斯蘭教的觀點
在伊斯蘭教中,預定論也有重要地位。伊斯蘭教教義指出,真主阿拉是全知全能的,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是六正信之一。穆斯林相信,真主已經預定了每個人的生命、死亡以及他們的命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沒有自由意志。穆斯林學者認為,人類仍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有能力選擇遵循或違背真主的指引。這種觀點試圖調和真主的全知和人類的自由意志。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