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冠軍暨遮打盃
於1870年創辦的香港賽馬錦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冠軍暨遮打盃(英語:Hong Kong Champions and Chater Cup,前稱「冠軍賽」、「冠軍錦標賽」和「遮打盃」),因贊助之故稱為渣打冠軍暨遮打盃(英語:Standard Chartered Champions and Chater Cup),是現時香港賽馬會於沙田馬場舉辦的國際一級賽(G1),途程為草地2400米,是香港僅有的兩項草地長途一級賽之一。
本賽事為香港三冠大賽系列的尾關,亦是香港馬季內最後一場國際一級賽。
Remove ads
賽事歷史
香港冠軍暨遮打盃前身為「冠軍賽」(英語:The Champion Stakes),後中文譯名稱「冠軍錦標賽」,於1870年首次舉行。其後,此賽曾更名為「遮打盃」(英語:The Chater Cup),以紀念於1872年至1926年間積極參與跑馬地賽馬的遮打爵士。遮打爵士名下的馬匹曾七次勝出香港打吡大賽,於遮打盃賽事亦曾獲勝不下五次,包括1882年至1884年連勝三屆。至於現有名稱則是自1955年起採用。
遮打盃最初路程為2230米,1979年縮程至1800米,1980年起移師沙田馬場舉行路程維持不變,1992年起增程至2200米,1995年起增程至現有的2400米。
於香港尚未出現三冠大賽的時候,香港冠軍暨遮打盃俗稱「香港長途馬王爭霸戰」,勝出此賽的馬匹即被譽為「長途馬王」,又被稱為「跑馬王」。自1978年起設立香港馬王獎項後,首18屆香港馬王中有13匹於該季勝出香港冠軍暨遮打盃。近年,此賽冠軍在1999年至2023年間合共25屆冠軍人馬獎中共囊括21次該季的最佳長途馬獎項,但當中只有「爆冷」及「時時精綵」兩駒獲選為該季香港馬王。
1991/1992馬季起,香港賽馬會設立香港三冠大賽系列以及賽事分級制度後,香港冠軍暨遮打盃成為了三冠大賽第三關(尾關)賽事,為香港一級賽(HKG1)。
Remove ads
2014/2015年馬季起,香港冠軍暨遮打盃升格為《國際賽事編錄標準及國際賽事統計冊》中的國際一級賽。
2018年,英國代表「化學能量」(英語:Chemical Charge)成為香港賽馬職業化以來,首匹參與香港冠軍暨遮打盃的外地訓練馬匹。
2019年,日本地方競馬賽駒「笑臉迎人」(日語:ハッピーグリン)成為歷來第二匹參與香港冠軍暨遮打盃的外地訓練馬匹。
2024年,阿聯代表「桀驁之戀」(英語:Rebel's Romance)成為歷來第三匹角逐以及首匹勝出香港冠軍暨遮打盃的外地訓練馬匹。
2025年,英國代表「譽滿杜拜」(英語:Dubai Honour)成為歷來第四匹參與香港冠軍暨遮打盃的外地訓練馬匹。
歷屆勝出馬匹(1971/1972馬季起)
Remove ads
- 以往是公開賽,自1992年升格為香港一級賽,2015年再升為國際一級賽。
- 自1985起途程為1800米,1989年改為1900米,1990及1991年為1800米,1992年起為2200米,1995年再改為2400米。
參考來源
外部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