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機場管理局
負責管理香港國際機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機場管理局(簡稱機管局;英語:Airport Authority Hong Kong,縮寫:AAHK)為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機構,於1995年12月1日根據《機場管理局條例》(香港法例第483章)成立,專責香港國際機場的營運、發展及管理,並以商業模式運作,主要收入來源為機場服務收費及相關商業活動。
本條目為香港航空業系列之一 |
官方機構 |
發展計畫 |
民間飛行組織 |
航空配套 |
歷史 |
其他香港系列 |
機管局成立前,香港的主要民航機場為啟德機場,該機場自1925年首次飛行紀錄以來,歷經多次擴建,至1996年已成為全球第三繁忙的國際客運機場及貨運量最高的國際機場。由於啟德機場位處市區,容量受限,香港政府於1989年宣布興建赤鱲角機場(即現今香港國際機場),並在1995年成立機管局接管機場管理職能,民航處則專注航空交通管制及規管工作。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正式關閉,香港國際機場同日啟用。
機管局現由董事會領導,成員包括主席、行政總裁及8至15名其他成員,管理團隊涵蓋不同專業領域。維持機場高效運作、推動創新發展、確保安全及環保營運,並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2025年,機管局委任張李佳蕙為行政總裁,成為首位由內部晉升的領導人,她主導機場城市發展策略及三跑道系統的全面運作。
Remove ads
歷任首長
行政總裁
人才培訓
機場管理學院為機場管理局的培訓部門,除了機場管理局職員外,機場管理學院也為區外機場人員提供培訓,曾經合作的機場包括北京首都機場、珠海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及上海虹橋機場等。
香港國際機場於2005年推出見習行政人員培訓計劃,目的旨在培育管理專才,以迎合香港國際機場未來的業務需求。見習行政人員於首三年會接受密集式的訓練,包括參與課堂培訓及工作實習,並且因應個人特長輪調至不同部門。見習行政人員透過此計劃,可以學習一般機場管理技巧,以便日後在香港國際機場肩負各種不同的職責。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於2016年成立,為香港航空業培訓人才。學院於2017年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合作開辦碩士學位課程,並由ENAC頒授航空運輸管理碩士學位,首輪課程於2017年4月推出[1][2][3][4]。
發行債券
2024年1月, 香港機場管理局公布,計劃發行最高50億元零售債券,年期2.5年,每3個月派息1次,每年定息4.25厘,每手入場費為1萬元。[5]
相關影視作品
軼聞
網上瘋傳一張相片,顯示一輛機場特警警車在機場停機坪禁區行車道遭到鎖車,隨即引起公眾熱烈討論。機管局其後承認確有鎖車,指事件發生在2020年3月22日中午12時許,有機管局職員巡邏時誤以為一輛警車不應停泊於相關車位,因而上鎖。其後經了解,知悉該輛警車當時正用於執行職務,隨即更正做法。事後機管局已主動與警方溝通,表示職員在理解有關規例及執行程序上有偏差,會作改善,並為事件引起不便致歉。事件餘波未了,據了解,涉事機管局職員已被即時解僱。[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