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马来西亚的社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簡稱華總,由馬來西亞13州的中華大會堂或華團總會在內的15個華團於1991年成立。
歷史
華總的前身為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聯合會(簡稱堂聯),1997年易名華總。堂聯籌組於1982年9月,由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發起,並獲得各州華團領導機構的響應。[1] 1990年召開成立大會,會長一職由沈慕羽與林玉靜展開激烈競爭。結果林玉靜當選,委任吳德芳為秘書長。從80年代開始便由華社的領導人李延年提出申請,經過曲曲折折的歷程,才由黃文彬與林玉靜合力爭取到註冊。[2]
堂聯的注冊歷經8年的等待與爭取,始於1991年10月17日獲准,並於同年12月13日舉行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1] 堂聯之前,13州的大會堂與董教總組十五華團工委會。堂聯成立之後,董總與教總必須脫離堂聯,也須洽談一些屬下小組的管轄問題。堂聯與董教總商談之後,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由董教總管理,華人文化基金和文化節由堂聯負責。堂聯後來易名為中華大會堂總會,簡稱華總。[2]
1991年11月25日,全國十五華團領導機構召開最後一次理事會議,正式宣布解散並發表聯合聲明,明白宣稱堂聯、董總、教總三大機構日後「將取代及延續十五華團的鬥爭目標、工作形式和團結精神」。雖然後來的發展顯示,三大機構未能落實聯合聲明所稱的延續十五華團在工作形式及團結精神。惟三大機構都不輕言放棄延續十五華團鬥爭目標的聲明。[3]
馬來西亞目前註冊的華團超過一萬個,其中大部分為地緣、血緣、業緣及文教團體。這些團體也是各州華團的直屬會員,也就是華總的間接會員。換言之, 華總是馬來西亞的華團領導機構,專注於華社的文化、教育、經濟、社會及民生課題。[1]
Remove ads
宗旨
- 促進我國各民族親善與團結。
- 商討與處理與會員有關的問題。
- 針對影響會員的政策或措施提出意見。
- 在符合聯邦憲法的原則下,推動和參與文教、福利、社會及經濟工作。
- 聯合與本會宗旨相同的社團,以達致上述目標。
會員與組織
- 玻璃市州華人大會堂
- 吉打州華人大會堂
- 檳州華人大會堂
- 霹靂中華大會堂
- 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 森美蘭中華大會堂
- 馬六甲中華大會堂
- 柔佛州中華總會
- 吉蘭丹中華大會堂
- 登嘉樓中華大會堂
- 彭亨華人社團聯合會
- 沙巴中華大會堂
- 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
歷代總會長
Remove ads
華總大廈發起人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