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斯·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斯·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德語:Max-Planck-Institut für Radioastronomie,縮寫為MPIR)位於德國波恩,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所屬的80個機構之一。
歷史
馬克斯·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是以波恩大學原有,由奧托·哈亨貝格領導的電波天文學系與新成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聯合成立的。在1972年,啟用了埃弗爾斯貝格的100米電波望遠鏡。在1983年和2002年兩度擴大了學院的建設。

整個複合體的南翼是德國波恩大學的阿格蘭德天文研究所。
組織
研究所擁有三個主要的研究群體,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主任:基礎物理(主任:Michael Kramer)、VLBI(主任:Anton Zensus)、和毫米波天文學(主任:Karl Menten)。
畢業生計畫
國際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學校(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IMPRS)與波恩大學和科隆大學合作,可以授予高度競爭的天文學和天文物理學的學生博士學位。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