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西米利安·哈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西米利安·哈登(1861年10月20日 - 1927年10月30日)是一位德國記者和編輯。[1]

生平
馬克西米利安·哈登是德國猶太人。1878年,哈登皈依新教 。
哈登起初支持君主主義,後來公開批評德皇威廉二世、奧伊倫堡親王菲利普以及庫諾·馮·毛奇。從1906年起,他公開指控奧伊倫堡親王菲利普以及庫諾·馮·毛奇是同性戀並且存在同性性行為,根據當時的德國刑事法第175條,同性性行為屬於犯罪行為,這引發了一系列訴訟,即奧伊倫堡事件。
1914年時,哈登已經支持右翼,當時他支持德國入侵比利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登支持德國吞併歐洲、非洲和亞洲等廣大地區,他希望德國通過吞併以及戰爭的勝利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然而戰後他又支持和平主義[2] ,並支持威瑪共和國當局。 [3]
1922年7月3日,哈登遭到自由軍團士兵襲擊並受重傷。之後法庭裁定,是他的作品「激怒」了自由軍團士兵。作案兇手分別被判處兩年零五個月和四年徒刑。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