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可居先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可居先說
Remove ads

馬可居先說(英語:Markan priority),又稱馬可優先說新約聖經研究的一個假說。這個假說認為在對觀福音書中,最早出現的是《馬可福音》,隨後出現的《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都引用《馬可福音》作為他們的來源。聖經學者藉由不同書籍之間的比較語言學分析、版本分析與文本比較,確立了這個假說。這個假說於18世紀出現後,就成為新約聖經學者中的主流見解。

Thumb
根據馬可居先說,馬可福音最早被寫作出來,並且成為隨後《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的來源

在馬可居先說出現之後,學者發現《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當中有些內容,在《馬可福音》中並未出現。他們認為《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在《馬可福音》之外,應該還有參考另外的文件,稱為Q來源,因此建立了雙源假說

概論

傳統說法,在四福音書中,最早出現的是《馬太福音》。這個說法常被溯源至聖奧古斯丁,被稱為奧古斯丁假說,或是馬太居先說。

在1786年,德國學者Gottlob Christian Storr英語Gottlob Christian Storr首次提出《馬可福音》早於《馬太福音》的說法,被稱為馬可居先說。

馬可居先說,解釋了對觀福音問題中的三重傳統(triple tradition)。馬可福音當中76%的內容,都可以在《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當中發現。根據文本分析的方法,這一派學者認為,《馬可福音》出現的時間最早,《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都曾參考《馬可福音》。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