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敬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敬德南北朝時期北齊的儒學家,河間郡人。

他年輕時喜好儒學,拜徐遵明為師,學習《詩經》和《禮記》,通曉其大概內容。尤其深入研究《春秋左氏傳》,儒學家們評價他闡明了其中的義理。他在河北地區傳授學問,追隨他的學生數量眾多,河間王高孝琬每當有講學活動,都會去追隨馬敬德。有一次,馬敬德的妻子夢見猛獸朝自己撲來。馬敬德越過草叢中的荊棘逃跑,他的妻子則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馬敬德為這個夢占卜說:「這預示著我會得到高官。越過荊棘,意味著能超過九卿;你趴在地上,意味著會成為夫人。」馬敬德曾差點被推舉為孝廉,卻堅決推辭了。他前往州府,請求被推舉為秀才。由於按照慣例,秀才通常從文人中選拔,州府本沒打算推薦身為儒者的馬敬德。但因馬敬德請求考試,州府便對他進行了策問。馬敬德的五條回答,都符合文理要求。於是他得到州府推舉,前往都城鄴城,參加秀才策問考試,成為唯一及第的人。之後,他又請求參加經業考試,在被問及十條問題時,全部順利通過。他被提拔為國子助教,後又轉任太學博士。天統初年,馬敬德被任命為國子博士。齊武成帝成為太上皇后,為兒子齊後主挑選師傅,趙彥深推薦了馬敬德,他便進入宮中擔任侍講。由於後主不喜歡學問,馬敬德的講學極為簡略,只是偶爾提及《春秋》罷了。武平初年,憑藉曾擔任後主師傅的恩情,馬敬德被提拔為國子祭酒,加授儀同三司金紫光祿大夫之職,還兼任瀛州大中正。馬敬德的某個弟子曾說:「馬先生比孔子還厲害。孔子可沒得到過儀同的職位。馬敬德去世後,被追贈開府、瀛滄安三州諸軍事、瀛州刺史之位。後來張景仁被封為建安王,趙彥深提出 「侍書能被封王,為何侍講沒有封爵呢」,於是馬敬德被追封為廣漢郡王[1][2]其子馬元熙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