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萊塔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萊塔省(Malaita Province)是索羅門群島面積最大且人口最多的省。統轄範圍包含主島馬萊塔島[1],以及南馬萊塔島、斯凱亞納島、翁通爪哇環礁等島嶼[2]。首府奧基為該省最大城市,自1909年成為該省的行政中心[3]。
該省面積約有4,225 km2(1,631 sq mi),人口約160,583人,人口主要由美拉尼西亞人所組成。該省迄今仍保留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其聘禮制度與周邊島嶼相比有其獨特之處,且至今仍有貝幣的製作及流通。
1893年,庫拉科號的艦長吉柏森(Captain Gibson R.N.)宣布南索羅門群島為英國的保護國,英屬索羅門群島於焉成立,馬萊塔正式納入大英帝國行政體系中。
Remove ads
族群
該省的人口組成主要為美拉尼西亞人,離島翁通爪哇環礁和斯卡亞納則主要為玻里尼西亞人。從文化看來,這兩個島嶼的文化屬於玻里尼西亞文化,但因為其分布位置位於傳統玻里尼西亞的分布領域之外,被歸類為域外玻里尼西亞人。
傳統文化
索羅門群島至今仍有貝幣流通,而主要即馬萊塔島的在蘭加蘭加潟湖製造。島民會將貝殼切割拋光成為貝珠,再將其鑽孔後,以繩子串起做為貨幣使用。加工完成後的貝幣稱為「貝珠錢」(tafuliae),每串長度約1.5公尺。貝珠錢可以用作聘禮、喪禮和賠償,也可以用於交易貨品,與現金的功能相近。此外也以穿戴於身上裝飾,以顯示其地位。至今蘭加蘭加潟湖的居民仍有持續製造貝珠錢的傳統,但大多數為上一輩傳承下來的[4]。
島礁
蘭加蘭加潟湖及拉悟潟湖的島民有建造人工島的傳統,包含福納夫島、福奧達島、蘇魯福島、薩瓦島、費拉蘇布阿島,及阿達格格島等[2][5]。這些居住在潟湖的人們稱自己為「海人」(wane i asi),稱住在主島的人稱為「陸人」(wane i tolo)[6][7]。在歷史上,兩個族群曾經互有衝突,因此這些潟湖居民便建造了人工島以防禦「陸人」的攻擊。由於蚊子無法在海水上生存,因此居住在人工島上的島民也可以免於蚊子的侵擾,至仍有拉悟人居住於人工島上[2]。
政治
馬萊塔省政府與索羅門群島中央政府長期對立。2019年,索羅門群島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舉引起馬萊塔省居民強烈不滿,時任省長丹尼爾·蘇達尼拒絕接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8][9],並在其任內尋求舉辦獨立公投[10][11]。
下轄城鎮
馬萊塔省共有33個城鎮(ward)[12]。
Remove ads
島嶼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