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英語:Maxam-Gilbert sequencing)是一項由阿倫·馬克薩姆與沃爾特·吉爾伯特於1976~1977年間開發的DNA測序方法。此項方法基於:對核鹼基特異性地進行局部化學改性,接下來在改性核苷酸毗鄰的位點處DNA骨架發生斷裂[1]。

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與桑格雙脫氧法一起是首批被廣泛採用的DNA測序方法,代表了第一代DNA測序方法。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不再廣泛使用,而被下一代測序方法取而代之。
歷史
儘管弗雷德里克·桑格與阿蘭·科爾森發表他們的加減測序法兩年後,馬克薩姆與吉爾伯特才發表他們的化學測序法[2][3]。然而最初的桑格法須要在每次讀序之前克隆得到單鏈DNA產物,因此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法迅速得到了推廣,因為被純化的DNA可被直接使用。然而,隨著鏈終止法的改良(見下),馬克薩姆-吉爾伯特測序逐漸失寵,這是由於其:技術複雜性阻礙其成為標準分子生物學套裝使用、大量使用危險藥品以及難於擴大規模[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